•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江河的詩詞(169首)

    141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142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143 《駐馬坡》 宋·葉輝

    將軍氣勢溢江河,躍馬曾來駐此坡。
    坡下石頭城最險,屯兵正自不消多。

    144 《丁未孟秋夜月明如中秋因思范公守南陽賞月及》 宋·孫介

    先生赤壁舟中賦,老子百花洲上歌。
    古人不負此明月,今我當如此月何。
    連宵風雨暑欲盡,碧玉萬里誰新磨。
    冰盤無聲出海底,蕩漾六合生金波。

    145 《瓦亭聊句》 宋·蘇舜元

    陰霜策策風呼虓,羌賊膽開兇{左兇右炎}豪。
    赤膠脆折乳馬健,漢野秋穟黃云高。
    驅先老尩伏壯黠,裹以山壑鬼莫招。
    烽臺屹屹百丈起,但報平安搖桔槔。

    146 《呈安撫使趙端明》 宋·釋凈真

    海沸江河水接連,居民沖蕩益憂煎。
    投身直入龍宮去,要止驚濤浪拍天。

    147 《偈六首》 宋·釋慧勤

    天左旋,地右轉。
    古往今來經幾遍。
    金鳥飛,玉兔走。
    才方出海門,又落青山后。
    江河波渺渺,淮濟浪悠悠,直入滄溟書夜流。

    148 《題萬壑風煙亭百韻》 宋·彭郁

    風在不周山空闕,底事問煙訪兩浙。
    煙生廬阜香爐峰,孰使隨風至吳越。
    風乎與煙相得外,還有風雷千雨雪。
    煙兮與風相好余,仍有煙波及霞月。

    149 《龍泉山》 宋·孟點

    污瀆橫鳣鯨,螻蚊得而制。
    所據非所容,悲歡生賈誼。
    吾疑洛陽叟,所見未超詣。
    卷之不能伸,無乃為形累。

    150 《新亭三首》 宋·馬之純

    憶昔諸賢扶晉室,冠蓋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兒女悲,世換人非但陳跡。
    我來正值三月春,花落鳥啼春寂寂。
    江河雖異事略同,同景不殊今視昔。

    151 《新亭三首》 宋·馬之純

    新亭見說在山頭,看見江河袞袞流。
    何事后人輕變改,不教遺址且存留。
    憐他一代稱賢相,說此諸人似楚囚。
    若使有人來訪舊,一番人見一番羞。

    152 《鳳凰臺》 宋·呂午

    古臺曾說少年游,彈指驚嗟歲月流。
    山似三神浮碧海,城如一虎臥崇丘。
    鳳凰去后遺陳跡,白鷺來葉認舊洲。
    但得風寒無罅隙,江河舉目不須愁。

    153 《龍淵》 宋·何耕

    門前大江河渺漫,昔人飲牛水為乾。
    水乾龍逝亦其理,近在咫尺聊泥蟠。
    魚暇玩侮娬獺笑,縱有靈怪誰當看。
    德人問舍壓我境,便爾筑室相遮欄。

    154 《和范孫閑行溪西得梅數花韻》 宋·杜知仁

    孤根要先覺,一花已后會。
    而況萬香中,晚乃夸狂醉。
    東皇兆群物,無物居其最。
    對梅欲著語,當在梅之外。

    155 《浮梁金鰲山》 宋·艾可叔

    鰲骨分明露淺洲,登臨幾度泛虛舟。
    人生天地蜉蝣寄,世事江河日夜流。
    前后朗吟坡老賦,逍遙終羨漆園游。
    子真谷口今成趣,不為紅塵枉白頭。

    156 《感春》 宋·施宜生

    感事傷懷誰得知,故園閒日自暉暉。
    江南地暖先花發,塞北天寒遲雁歸。
    夢里江河依舊是,眼前阡陌似疑非。
    無愁只有雙蝴蝶,解趁殘紅作陣飛。

    157 《紀行十首 龜山》 明·張羽

    輕舟俯淮流,千里不見山。
    披衣起清曉,忽睹青孱顏。
    始覺客愁散,頓忘行路艱。
    安得策飛筇,一造幽人關。

    158 《重展西湖二首》 宋·宋庠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
    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
    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閒州不計年。

    159 《滿江紅 天安門詩抄》 當代·現代無名

    天亦垂淚,是人豈能淚不揮?
    紀念碑,花圈林立,挽聯素圍。
    灰撒江河濤澎湃,骨落青山峰崔巍。
    功勛卓、永垂青史冊,壯經緯。

    160 《天安門詩抄》 當代·現代無名

    大鵬暝慧目,悲歌慟九重。
    五洲峰巒暗,八億淚眼紅。
    丹心酬馬列,功過任說評。
    灰撒江河里,碑樹人心中。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