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清明節寫景懷人
到此絕車輪,萋萋草樹春。青山如有利,白石亦成塵。水闊應無路,松深不見人。如知巢與許,千載跡猶新。
如幻如泡世,多愁多病身。亂來知酒圣,貧去覺錢神。異國清明節,空江寂寞春。聲聲林上鳥,喚我北歸秦。
景點抒情
終年九陌行,要路跡皆生。苦學猶難至,甘貧豈有成。病攜秋卷重,閑著暑衣輕。一別林泉久,中宵御水聲。
清明節寫人踏青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直言弟子韓干馬,畫馬無骨但有肉。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
禪棲忽憶五峰游,去著方袍謝列侯。經啟樓臺千葉曙,錫含風雨一枝秋。題詩片石侵云在,洗缽香泉覆菊流。卻憶前年別師處,馬嘶殘月虎溪頭。
清明節游歷
只是守琴書,僧中獨寓居。心唯務鶴靜,分合與名疏。暮雨啼螀次,涼風落木初。家山太湖淥,歸去復何如。
浮生猶役役,未得便尋真。白日如無路,青山豈有人。煙收遙岫小,雨過晚川新。倚杖何凝望,中宵夢往頻。
一從黃帝葬橋山,碧落千門鎖元氣。(《天上行》。《詩話總歸》)
清明節踏青
天寒漸覺雁聲疏,新月微微玉漏初。海嶠只宜今日去,故鄉已過十年馀。發稀豈易勝玄冕,眼暗應難寫諫書。閣下群公盡高思,誰能攜酒訪貧居。
窗牖月色多,坐臥禪心靜。青鬼來試人,夜深弄燈影。
塞北虜郊隨手破,山東賊壘掉鞭收。烏孫公主歸秦地,白馬將軍入潞州。劍拔青鱗蛇尾活,弦抨赤羽火星流。
清明節寫景抒情愛國組詩
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發。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常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
寥落九秋晚,端憂時物殘。隔林螢影度,出禁漏聲寒。愁雨洞房掩,孤燈遙夜闌。懷賢夢南國,興盡水漫漫。
清明節感傷
扁鵲得仙處,傳是西南峰。年年山下人,長見騎白龍。洞門黑無底,日夜唯雷風。清齋將入時,戴星兼抱松。
云雪離披山萬里,別來曾住最高峰。暫到人間歸不得,長安陌上又相逢。
小來落托復迍邅,一辱君知二十年,舍去形骸容傲慢,引隨兄弟共團圓。羈游不定同云聚,薄宦相縈若網牽。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
杏花榆莢曉風前,云際離離上峽船。江轉數程淹驛騎,楚曾三戶少人煙。看春又過清明節,算老重經癸巳年。幸得柱山當郡舍,在朝長詠卜居篇。
傷別
上方偏可適,季月況堪過。遠近水聲至,東西山色多。夕陽留徑草,新葉變庭柯。已度清明節,春秋如客何。
送別序文
重陽秋已晚,千里信仍稀。何處登高望,知君正憶歸。還當采時菊,定未授寒衣。欲識離居恨,郊園正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