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作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簡介
十九世紀末,隨著清政府日益腐敗,一批有愛國良知的作家,用小說這一形式對社會的丑惡現象,進行揭露和譴責。魯迅曾在《中國小說史略》中首次把這類小說歸屬為譴責小說,其中吳趼人所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成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吳趼人,又名沃亮,子小允,號趼人,亦作繭人,別署我佛山人、野史氏、老上海、抽筋、主人等,廣東佛山人,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其曾祖父吳榮光官至湖廣總督,祖父、父親均為小官吏。吳躋人17歲喪父,家境窘困。1883年,18歲的吳趼人離家到來到上海,曾在茶館做伙計,后又至江南制造局作抄寫工作,月薪微薄。一次他從書坊上得到半部《歸有光文集》,愛不釋手,由此萌發了創作小說的沖動。1897年,吳趼人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后主持《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1906年,他擔任《月月小說》雜志總撰述,發表了大量的嬉笑怒罵之文。此外,他還創辦了滬粵人廣志小學,主持開辦過兩廣同鄉會。吳趼人最初居住在上海西門外,后遷入乍浦路多壽里,最后定居海寧路鴻安里。他在所居的門上,貼上標著繭暗二字的梅紅紙幅,他所作的詩集,封面上草書《繭暗詩草》。這幾個字的繁體字看起來好象蘭閨詩鈔,令人誤認為出于女子手筆。但實際上他生性幽默,常常一言既出,四座傾倒,又狂放不羈,每于酒后論天下事,慷慨激昂,不可一世。因他性格耿介,不愿與權貴交往,曾拒絕清政府經濟特科的考試,絕意仕途,只能靠賣文所得度日。
吳躋人一生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九命奇冤》、《曾芳四傳奇》、《俏皮話》等數十種小說及寓言、傳記、改良戲曲等作品。因他的先世居佛山鎮,故他所做的小說,常把“我佛山人”作為筆名。其中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代表作,原載《新小說》,僅四十五回,廣智書局為出單行本,分八冊。宣統年間,始出一百O八回本。此后不斷翻印。這是一部帶自傳性的作品,通過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作者本人)在20年中耳聞目見的種種怪現狀,描寫了官場人物、三教九流等蕓蕓眾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丑惡腐敗、墮落和不可救藥,小說的內容大都是作者與朋友敘談時所述及或從筆記中抄錄下來和報紙上剪下來的,日積月累,不知不覺集成了幾大冊。可見他平時的用心良苦。此外,吳趼人還撰寫了《近十年之怪現狀》,一名《最近社會齷齪史》,由《時務報》館印行,但印數不多,僅二十回,沒有完篇,阿英把它收入《晚清文學叢鈔》中,以廣流傳。吳趼人對于近代文學,最推崇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他的作品大都得到了《儒林外史》的神髓。清末民初寫社會小說的無不仿造《儒林外史》,這同吳躋人的倡導不無關系。吳趼人一生清貧,常常囊中羞澀,由于生活貧困,工作勞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年僅45葳,死時身上僅有四角小洋,由朋友為其治喪。他的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焚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內,文革時,廣肇山莊被視為四舊遭到破壞,吳墓也蕩然無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1866-1910)著,計108回。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從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為止所耳聞目睹的近200個小故事,勾畫出中法戰爭后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怪現狀,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范圍比《官場現形記》更為廣闊,除官場外,還涉及商場、洋場、科場,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都頗為深刻,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可以幫助讀者透視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故事,結構全篇,使讀者感到親切可信,在中國小說史上開了先河。結構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書故事的敘述者,又是全書結構的主干線,同時又運用了倒敘、插敘等方法,將它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全書繁簡適宜,渾然一體。
==============================================================================
吳趼人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后一部小說。吳趼人在《新小說》雜志上先后發表。
吳趼人(1866年—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廣東佛山人,作家。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筆名中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是他最后一部小說均連載于梁啟超主辦的《新小說》上后者以九死一生者為主角描寫此人20年間所見所聞。
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
吳趼人幼年喪父,18歲離家到上海謀生,曾在茶館做伙計及在江南制造局擔任抄寫工作。后來,於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后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其中尤以《寓言報》最為著名。1906年,擔任《月月小說》總編,發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
光緒二十九年始,吳趼人在《新小說》雜志上先后發表《電數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其中代表作有《九命奇冤》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均連載于梁啟超主辦的《新小說》上。后者以九死一生者為主角,描寫此人20年間所見所聞,無非是人間的"蛇蟲鼠蟻、"豺狼虎豹"諸類之奇形怪事。書中對晚清間貪污腐化、荒淫無恥的官僚唯利是圖、奴顏婢膝的買辦,附庸風雅、吟風弄月的犬儒的描繪,入木三分。小說文筆生動,語言尖刻,流傳很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他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鉅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杰出代表,與李伯元、劉鶚、曾樸合稱晚清四大小說家。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后一部小說。
此外,他亦曾拒絕清政府經濟特科的考試,絕意於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工作勞累,卒於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終年45歲死時身上僅余四角小洋其喪事也是由朋友代為籌措,其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火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
吳躋人一生著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痛史》、《九命奇冤》、《曾芳四傳奇》、《俏皮話》等數十種小說及寓言、傳記、改良戲曲等作品。因他的先世居佛山鎮,故他所做的小說,常把“我佛山人”作為筆名。其中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為代表作,原載《新小說》,僅四十五回,廣智書局為出單行本,分八冊。宣統年間,始出一百O八回本。此后不斷翻印。這是一部帶自傳性的作品,通過小說主人公"九死一生"(作者本人)在20年中耳聞目見的種種怪現狀,描寫了官場人物、三教九流等蕓蕓眾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丑惡腐敗、墮落和不可救藥,小說的內容大都是作者與朋友敘談時所述及或從筆記中抄錄下來和報紙上剪下來的,日積月累,不知不覺集成了幾大冊。可見他平時的用心良苦。此外,吳趼人還撰寫了《近十年之怪現狀》,一名《最近社會齷齪史》,由《時務報》館印行,但印數不多,僅二十回,沒有完篇,阿英把它收入《晚清文學叢鈔》中,以廣流傳。吳趼人對于近代文學,最推崇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他的作品大都得到了《儒林外史》的神髓。清末民初寫社會小說的無不仿造《儒林外史》,這同吳躋人的倡導不無關系。吳趼人一生清貧,常常囊中羞澀,由于生活貧困,工作勞累,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年僅45葳,死時身上僅有四角小洋,由朋友為其治喪。他的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焚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內,文革時,廣肇山莊被視為四舊遭到破壞,吳墓也蕩然無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1866-1910)著,計108回。這是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它通過主人公九死一生從奔父喪開始,至其經商失敗為止所耳聞目睹的近200個小故事,勾畫出中法戰爭后至20世紀初的20多年間晚清社會出現的種種怪現狀,所反映的社會生活范圍比《官場現形記》更為廣闊,除官場外,還涉及商場、洋場、科場,兼及醫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都頗為深刻,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可以幫助讀者透視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小說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敘述故事,結構全篇,使讀者感到親切可信,在中國小說史上開了先河。結構上亦非常巧妙:“九死一生”既是全書故事的敘述者,又是全書結構的主干線,同時又運用了倒敘、插敘等方法,將它有機結合在一起,使全書繁簡適宜,渾然一體。
==============================================================================
吳趼人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后一部小說。吳趼人在《新小說》雜志上先后發表。
吳趼人(1866年—1910年),原名沃堯,字小允,又字繭人,廣東佛山人,作家。筆名有偈、佛、繭叟、繭翁、野史氏、嶺南將叟、中國少年、我佛山人等筆名中尤以「我佛山人」最為著名。
是他最后一部小說均連載于梁啟超主辦的《新小說》上后者以九死一生者為主角描寫此人20年間所見所聞。
其曾祖父吳榮光,曾任湖南巡撫,代理兩廣總督;祖父莘佘官至工部員外郎;父允吉曾任浙江候補巡檢。
吳趼人幼年喪父,18歲離家到上海謀生,曾在茶館做伙計及在江南制造局擔任抄寫工作。后來,於1897年開始在上海創辦小報,先后主持過《字林滬報》、《采風報》、《奇新報》、《寓言報》等,其中尤以《寓言報》最為著名。1906年,擔任《月月小說》總編,發表大量文章,批評時政。
光緒二十九年始,吳趼人在《新小說》雜志上先后發表《電數奇談》、《九命奇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等。其中代表作有《九命奇冤》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均連載于梁啟超主辦的《新小說》上。后者以九死一生者為主角,描寫此人20年間所見所聞,無非是人間的"蛇蟲鼠蟻、"豺狼虎豹"諸類之奇形怪事。書中對晚清間貪污腐化、荒淫無恥的官僚唯利是圖、奴顏婢膝的買辦,附庸風雅、吟風弄月的犬儒的描繪,入木三分。小說文筆生動,語言尖刻,流傳很廣《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轟動一時影響深遠,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
他創作的小說有30多種,人稱“小說鉅子”,是清末譴責小說的杰出代表,與李伯元、劉鶚、曾樸合稱晚清四大小說家。其他著名的作品有《新石頭記》《恨海》《趼人十三種》等《情變》是他最后一部小說。
此外,他亦曾拒絕清政府經濟特科的考試,絕意於仕途,故只能靠賣文為生。一生清貧工作勞累,卒於1910年10月在上海逝世,終年45歲死時身上僅余四角小洋其喪事也是由朋友代為籌措,其遺體先停放在閘北潭子灣廣肇山莊,一厝20年直至1931年9月21日才火化,骨灰埋在大場廣肇山莊。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章節列表
- 第一回 楔子
- 第二回 守常經不使疏逾戚 睹怪狀幾疑賊是官
- 第三回 走窮途忽遇良朋 談仁路初聞怪狀
- 第四回 吳繼之正言規好友 茍觀察致敬送嘉賓
- 第五回 珠寶店巨金騙去 州縣官實價開來
- 第六回 徹底尋根表明騙子 窮形極相畫出旗人
- 第七回 代謀差營兵受殊禮 吃倒帳錢儈大遭殃
- 第八回 隔紙窗偷覷騙子形 接家書暗落思親淚
- 第九回 詩翁畫客狼狽為奸 怨女癡男鴛鴦并命
- 第十回 老伯母強作周旋話 惡洋奴欺凌同族人
- 第十一回 紗窗外潛身窺賊跡 房門前瞥眼睹奇形
- 第十二回 查私貨關員被累 行酒令席上生風
- 第十三回 擬禁煙痛陳快論 睹贓物暗尾佳人
- 第十四回 宦海茫茫窮官自縊 烽煙渺渺兵艦先沈
- 第十五回 論善士微言議賑捐 見招貼書生談會黨
- 第十六回 觀演水雷書生論戰事 接來電信游子忽心驚
- 第十七回 整歸裝游子走長途 抵家門慈親喜無恙
- 第十八回 恣瘋狂家庭現怪狀 避險惡母子議離鄉
- 第十九回 具酒食博來滿座歡聲 變田產惹出一場惡氣
- 第二十回 神出鬼沒母子動身 冷嘲熱謔世伯受窘
- 第二十一回 作引線官場通賭棍 嗔直言巡撫報黃堂
- 第二十二回 論狂士撩起憂國心 接電信再驚游子魄
- 第二十三回 老伯母遺言囑兼祧 師兄弟挑燈談換帖
- 第二十四回 臧獲私逃釀出三條性命 翰林伸手裝成八面威風
- 第二十五回 引書義破除迷信 較資財釁起家庭
- 第二十六回 干嫂子色笑代承歡 老捕役潛身拿臬使
- 第二十七回 管神機營王爺撤差 升鎮國公小的交運
- 第二十八回 辦禮物攜資走上海 控影射遣伙出京師
- 第二十九回 送出洋強盜讀西書 賣輪船局員造私貨
- 第三十回 試開車保民船下水 誤紀年制造局編書
- 第三十一回 論江湖揭破偽術 小勾留驚遇故人
- 第三十二回 輕性命天倫遭慘變 豁眼界北里試嬉游
- 第三十三回 假風雅當筵呈丑態 真義俠拯人出火坑
- 第三十四回 蓬蓽中喜逢賢女子 市井上結識老書生
- 第三十五回 聲罪惡當面絕交 聆怪論笑腸幾斷
- 第三十六回 阻進身兄遭弟譖 破奸謀婦棄夫逃
- 第三十七回 說大話謬引同宗 寫佳畫偏留笑柄
- 第三十八回 畫士攘詩一何老臉 官場問案高坐盲人
- 第三十九回 老寒酸峻辭干館 小書生妙改新詞
- 第四十回 披畫圖即席題詞 發電信促歸閱卷
- 第四十一回 破資財窮形極相 感知己瀝膽披肝
- 第四十二回 露關節同考裝瘋 入文闈童生射獵
- 第四十三回 試鄉科文闈放榜 上母壽戲彩稱觴
- 第四十四回 茍觀察被捉歸公館 吳令尹奉委署江都
- 第四十五回 評骨董門客巧欺蒙 送忤逆縣官托訪察
- 第四十六回 翻舊案借券作酬勞 告賣缺縣丞難總督
- 第四十七回 恣兒戲末秩侮上官 忒輕生薦人代抵命
- 第四十八回 內外吏胥神奸狙猾 風塵妓女豪俠多情
- 第四十九回 串外人同胞遭晦氣 擒詞藻嫖界有機關
- 第五十回 溯本源賭徒充騙子 走長江舅氏召夫人
- 第五十一回 喜孜孜限期營簉室 亂烘烘連夜出吳淞
- 第五十二回 酸風醋浪拆散鴛鴦 半夜三更幾疑鬼魅
- 第五十三回 變幻離奇治家無術 誤交朋友失路堪憐
- 第五十四回 告冒餉把弟賣把兄 戕委員乃侄陷乃叔
- 第五十五回 箕踞忘形軍門被逐 設施已畢醫士脫逃
- 第五十六回 施奇計奸夫變兇手 翻新樣淫婦建牌坊
- 第五十七回 充苦力鄉人得奇遇 發狂怒老父責頑兒
- 第五十八回 陡發財一朝成眷屬 狂騷擾遍地索強梁
- 第五十九回 干兒子貪得被拐出洋 戈什哈神通能撤人任
- 第六十回 談官況令尹棄官 亂著書遺名被罵
- 第六十一回 因賭博入棘闈舞弊 誤虛驚制造局班兵
- 第六十二回 大驚小怪何來強盜潛蹤 上張下羅也算商人團體
- 第六十三回 設騙局財神遭小劫 謀復任臧獲托空談
- 第六十四回 無意功名官照何妨是假 縱非因果惡人到底成空
- 第六十五回 一盛一衰世情商冷暖 忽從忽違辯語出溫柔
- 第六十六回 妙轉圜行賄買蜚言 猜啞謎當筵宣謔語
- 第六十七回 論鬼蜮挑燈談宦海 冒風濤航海走天津
- 第六十八回 笑荒唐戲提大王尾 恣嚚威打破小子頭
- 第六十九回 責孝道家庭變態 權寄宿野店行沽
- 第七十回 惠雪舫游說翰苑 周輔成誤娶填房
- 第七十一回 周太史出都逃婦難 焦侍郎入粵走官場
- 第七十二回 逞強項再登幕府 走風塵初入京師
- 第七十三回 書院課文不成師弟 家庭變起難為祖孫
- 第七十四回 符彌軒逆倫幾釀案 車文琴設謎賞春燈
- 第七十五回 巧遮飾贄見運機心 先預防嫖界開新面
- 第七十六回 急功名愚人受騙 遭薄幸淑女蒙冤
- 第七十七回 潑婆娘賠禮入娼家 闊老官叫局用文案
- 第七十八回 巧蒙蔽到處有機謀 報恩施沿街夸顯耀
- 第七十九回 論喪禮痛砭陋俗 祝冥壽惹出奇談
- 第八十回 販丫頭學政蒙羞 遇馬扁富翁中計
- 第八十一回 真愚昧慘陷官刑 假聰明貽譏外族
- 第八十二回 紊倫常名分費商量 報涓埃夫妻勤伺候
- 第八十三回 誤聯婚家庭鬧竟見 施詭計幕客逞機謀
- 第八十四回 接木移花丫環充小姐 弄巧成拙牯嶺屬他人
- 第八十五回 戀花叢公子扶喪 定藥方醫生論病
- 第八十六回 旌孝子瞞天撒大謊 洞世故透底論人情
- 第八十七回 遇惡姑淑媛受苦 設密計觀察謀差
- 第八十八回 勸墮節翁姑齊屈膝 諧好事媒妁得甜頭
- 第八十九回 舌劍唇槍難回節烈 忿深怨絕頓改堅貞
- 第九十回 差池臭味郎舅成仇 巴結功深葭莩復合
- 第九十一回 老夫人舌端調反目 趙師母手版誤呈詞
- 第九十二回 謀保全擬參僚屬 巧運動趕出冤家
- 第九十三回 調度才高撫臺運泥土 被參冤抑觀察走津門
- 第九十四回 圖恢復冒當河工差 巧逢迎壟斷銀元局
- 第九十五回 茍觀察就醫游上海 少夫人拜佛到西湖
- 第九十六回 教供辭巧存體面 寫借據別出心裁
- 第九十七回 孝堂上伺候竟奔忙 親族中冒名巧頂替
- 第九十八回 巧攘奪弟婦作夫人 遇機緣僚屬充西席
- 第九十九回 老叔祖娓娓講官箴 少大人殷殷求仆從
- 第一百回 巧機緣一旦得功名 亂巴結幾番成笑話
- 第一百一回 王醫生淋漓談父子 梁頂糞恩愛割夫妻
- 第一百三回 親嘗湯藥媚倒老爺 婢學夫人難為媳婦
- 第一百四回 良夫人毒打親家母 承舅爺巧賺朱博如
- 第一百五回 巧心計暗地運機謀 真膿包當場寫伏辯
- 第一百六回 符彌軒調虎離山 金秀英遷鶯出谷
- 第一百七回 覷天良不關疏戚 驀地里忽遇強梁
- 第一百八回 負屈含冤賢令尹結果 風流云散怪現狀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