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穆天子傳》

    作者:郭璞 注

    《穆天子傳》簡介

    《穆天子傳》:又名《周穆王游行記》,是西晉咸寧五年(公元279年)在今汲縣西戰國墓中發現的竹書之一,是一部記錄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書中詳細記載了周穆王在位五十五年率師南征北戰的盛況。《穆天子傳》初經荀勖校分五篇,東晉郭璞注此書時,又把《周穆王盛姬死事》一篇加入,成為六卷,這是古本。今本乃宋人修編,相較古本有所殘缺。周穆王西游在《春秋左氏傳》、《竹書紀年》、《史記》中均有記載。雖然《穆天子傳》在文字上可能有些夸張,有些神話傳說的內容雜入,但基本事實是應該肯定的。它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有較大影響,在地理學史上有一席之地,不能抹殺。

    《穆天子傳》中記載,周穆王(約公元前九世紀)十三年至十七年進行了一次西征昆侖山的大旅游,行程九萬里,見到西王母。近代劉師培著《穆天子傳補釋》認為“西王母”系譯音,即今波斯;丁謙著《穆天子傳地理考證》,說“西王母”是今巴比侖的尼尼微城;顧實著《穆天子傳今地考》,則認為穆王經波斯到了里海黑海之間的曠原。

    周穆王姬滿西游,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旅行探險活動。姬滿是我國最早的旅行家,《穆天子傳》則是我國最早的游記。六卷《穆天子傳》,前4卷記述姬滿的西方遠游,自洛陽渡黃河,逾太行,涉滹沱,出雁門,抵包頭,過賀蘭山,穿鄂爾圖期沙漠,經涼州至天山東麓的巴里坤湖,又走天山南路,到新疆和田河、葉爾羌河一帶。又北行1000余公里,到“飛鳥之所解羽”的“西北大曠原”,即中亞地區。回國時走天山北路。這是我國東西陸路交通史上的大事,是我國旅游的開拓者。5、6兩卷,則敘述姬滿兩次向東的旅游經歷。穆天子西游時,與沿途各民族進行頻繁的物資交流,如:珠澤人“獻白玉石……食馬三百,牛羊二千”。穆天子賜“黃金環三五,朱帶貝飾三十,工布之四”等。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到當時物資交換的規模、方式、品種。

    《穆天子傳》中有大量的神話傳說。傳說雖不盡可信,但此書為豐富人們的西北地理知識,拓展人們的視野空間,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地形的描述和沙漠中的游人用牲畜血解渴的記載,也都有它的地理價值。

    《穆天子傳》章節列表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