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喜遷鶯·真宗幸澶淵》閱讀答案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
李綱①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②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虜情詟,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注】
①李綱:兩宋之際抗金名將.力主收復中原。
②寇公:北宋名臣寇準.力排眾議.促成真宗親征,打敗遼軍.宋遼議和。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邊城寒早”描寫了邊境自然氣候的早寒.給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烘托了戰爭威脅的嚴重性。
B“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指胡虜驕橫恣肆.不辭路遠.來侵占中原甘美的泉水和豐茂的草原。
C.“廟堂折沖無策”指朝廷面對胡虜的侵犯竟束手無策.詞人以史為鑒,暗諷了南宋朝廷的無能。
D“叱群議”句中,“叱”寫出了寇準力排眾議的風采.“賴”則表達了詞人對寇準的推崇之情。
E.“親行天討”指宋真宗御駕親征.照應了標題.又為“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做鋪墊。
2.詞的下闋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A.C(A全詞情緒高昂,并非悲涼.“邊城寒早”沒有起到奠定全詞基調的作用。C“廟堂析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是為下一句贊頌寇準蓄勢,沒有暗諷南宋朝廷之意。)
2、通過描述宋師進軍挫敵的強大聲威。(2分)以古喻今.針砭南宋的投降政策。(2分)表達了作 者堅持抗戰的愛國情懷和必勝信心。(2分)
李綱①
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②力挽,親行天討。
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酋難保。虜情詟,誓書來,從此年年修好。
【注】
①李綱:兩宋之際抗金名將.力主收復中原。
②寇公:北宋名臣寇準.力排眾議.促成真宗親征,打敗遼軍.宋遼議和。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邊城寒早”描寫了邊境自然氣候的早寒.給全詞奠定了悲涼的基調.烘托了戰爭威脅的嚴重性。
B“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指胡虜驕橫恣肆.不辭路遠.來侵占中原甘美的泉水和豐茂的草原。
C.“廟堂折沖無策”指朝廷面對胡虜的侵犯竟束手無策.詞人以史為鑒,暗諷了南宋朝廷的無能。
D“叱群議”句中,“叱”寫出了寇準力排眾議的風采.“賴”則表達了詞人對寇準的推崇之情。
E.“親行天討”指宋真宗御駕親征.照應了標題.又為“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做鋪墊。
2.詞的下闋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A.C(A全詞情緒高昂,并非悲涼.“邊城寒早”沒有起到奠定全詞基調的作用。C“廟堂析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是為下一句贊頌寇準蓄勢,沒有暗諷南宋朝廷之意。)
2、通過描述宋師進軍挫敵的強大聲威。(2分)以古喻今.針砭南宋的投降政策。(2分)表達了作 者堅持抗戰的愛國情懷和必勝信心。(2分)
上一篇:萬樹《浣溪沙·新年夜坐》閱讀答案
下一篇:黃簡《柳梢青》閱讀答案及賞析
* 喜遷鶯·真宗幸澶淵李綱①邊城寒早。恣驕虜,遠牧甘泉豐草。鐵馬嘶風,氈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擾。廟堂折沖無策,欲幸坤維江表。叱群議,賴寇公②力挽,親行天討。縹緲,鑾輅動,霓旌龍旆,遙指澶淵道。日照金戈,云隨黃傘,徑渡大河清曉。六軍萬姓呼舞,箭發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