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注釋】
    ①眼波橫:形容眼神流動如橫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彎如山峰。 聚:指雙眉蹙皺狀如雙峰相并。這兩句說水是橫流的眼波,山是蹙皺的眉峰。
    ③盈盈:脈脈含情。兩句是說先問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u)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賞析: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是北宋詞人王觀創作的詞,上片寫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達了惜別深情;下片則直抒胸臆,寫離愁別緒和對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詞送別友人,構思新穎。沒有送別情境的刻畫和別情依依的渲染,開頭便著眼于山、水。水是橫著的眼波,山是皺著的眉頭,將離人的形象放得無窮大,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鄉山河之美。將人之眉眼與自然山水兩組意象重復疊加,在藝術表現上很有特色。


    (1)本詞上、下片各寫了什么?請作簡要概括。(2分)
    (2)宋人王灼《碧雞漫志》評王觀詞是“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這首詞“新麗”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上片寫浙東山水的美好;下片抒發作者送別的情意。(形象、情感)
    (2)比喻修辭用得巧妙,用語綺麗,如“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把明澈的水流喻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巒喻為美人的眉峰,極言浙東山水的美麗可愛 。想象別致,意蘊生動。。“才始送春歸”,點明這里春剛逝去,說明詞人心中滿懷著傷春之愁;“又送君歸去”則再添了別恨,心情就更痛苦了。最后兩句是詞人對鮑洗然的祝愿:希望他生活在“春”里。用語綺麗生動。(判斷技巧、具體解釋技巧、表達效果)


    【全詞賞析】
      從標題看,這是一首送別詞,然而落筆卻有別一般送別詩的傷感情調,顯得輕松活潑、俏皮風趣。上片雖是明寫朋友歸途山山水水的艷麗景色,但也暗扣朋友的家人日夜盼望丈夫歸家的情景。由此設想“眉如遠山”、“眼如秋水”,“眉眼盈盈處”更是把游子歸家和妻盼郎歸那種望穿秋水的情感表達得活靈活現。朋友歸家所歷經的山山水水都擬人化了,于是,路上的一山一水,清澈明亮的江水就是家人的流動眼波,群峰回旋的山巒就是家人的眉峰了。

      上片寫了歸途的景,下片便轉而寫歸家的情。兩個“送”字和兩個“歸”字,把季節同人關聯上了。朋友前往的浙東地區,尚是春光明媚,更有明秀的山容水色,奉勸朋友既然趕上了美好春色,就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一定要與它同住了。與上片同樣,明寫了江南的“春色”,暗扣與家人團聚這一家庭生活中的“春色”,一語雙關,俏皮風趣。

      通看整首詞,幾處巧比喻,輕松活潑;幾句俏皮話,雅而不俗。

    【解題思路】
      看到標題,可以知道這是一首送別詞,同時朋友前往的是江南的浙東地區;再讀全篇,可以看出詞人的語言風格。從第2題的“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還可以得到一些啟示,進而領悟詞句的雙關義,領悟了這一點,理解全詞和回答問題都不困難了。

      第1題上片抓住比喻和雙關,從對山水的描寫中讀出人的情感;下片抓住“千萬和春住”的奉勸,讀出送別的情意。

      第2題,王灼的“新麗處與輕狂處皆足驚人”的觀點分“新麗”與“輕狂”兩個方面,理解“新麗”的特點主要從巧妙的比喻入手,理解“輕狂”的特點主要從形象的雙關入手。題目只要求回答“新麗”,指出比喻的本體和喻體,稍加評析即可。

    *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王觀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注釋】①眼波橫:形容眼神流動如橫流的水波。②眉峰:形容眉彎如山峰。 聚:指雙眉蹙皺狀如雙峰相并。這兩句說水是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