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點絳唇·蹴罷秋千》閱讀答案及賞析
點絳唇·蹴罷秋千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 )( )(5分)
A. “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
B. 開篇兩句,著力刻畫動作神態,完全不寫相貌,但一個少女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這和此前此后詩人詞人凡是寫到女子必重顏值大不相同。
C. “露濃花瘦”寫的是帶著露珠含苞待放的花,象征花一樣的年齡,水一樣嬌嫩的青春少女形象。
D.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寫少女突然看見外人闖進來趕緊回避,鞋子來不及穿,發髻上的金釵下滑墜地也顧不上揀的匆忙狼狽,表現了少女又氣又羞的心情。
E. 詞人善于抒寫愛情,這首詞也不例外,全詞雖有敘事,但重在借景抒情,借“露”“花”“青梅”抒發少女敏感而細膩的懷春情感。
(2)杜牧“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被公認是唐人寫少女的佳句,請結合本詞對少女形象的塑造做一個對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DE(D項“又氣”表述不當;E項這首詞通篇敘事。對一項給3分)
(2)①杜詩只寫出了少女的婀娜身姿,整個形象顯得模糊不清、不鮮明,而好處是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3分);②李詞通過細節描寫刻畫了一個立體豐滿的宋代少女形象:既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嬌美神態,又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情竇初開的微妙心理(3分)。
簡析
此詞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態,上片寫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寫主人公在來客忽至的羞赧情狀,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 )( )(5分)
A. “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借以形容雙手的細嫩柔美,同時也點出人物的年紀和身份。
B. 開篇兩句,著力刻畫動作神態,完全不寫相貌,但一個少女的形象已經躍然紙上。這和此前此后詩人詞人凡是寫到女子必重顏值大不相同。
C. “露濃花瘦”寫的是帶著露珠含苞待放的花,象征花一樣的年齡,水一樣嬌嫩的青春少女形象。
D. “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寫少女突然看見外人闖進來趕緊回避,鞋子來不及穿,發髻上的金釵下滑墜地也顧不上揀的匆忙狼狽,表現了少女又氣又羞的心情。
E. 詞人善于抒寫愛情,這首詞也不例外,全詞雖有敘事,但重在借景抒情,借“露”“花”“青梅”抒發少女敏感而細膩的懷春情感。
(2)杜牧“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被公認是唐人寫少女的佳句,請結合本詞對少女形象的塑造做一個對比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DE(D項“又氣”表述不當;E項這首詞通篇敘事。對一項給3分)
(2)①杜詩只寫出了少女的婀娜身姿,整個形象顯得模糊不清、不鮮明,而好處是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空間(3分);②李詞通過細節描寫刻畫了一個立體豐滿的宋代少女形象:既勾勒出一少女蕩完秋千后的嬌美神態,又以極精湛的筆墨描繪了這位少女怕見又想見、想見又不敢見的情竇初開的微妙心理(3分)。
簡析
此詞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態,上片寫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寫主人公在來客忽至的羞赧情狀,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 點絳唇·蹴罷秋千李清照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5分)A.“纖纖手”語出《古詩十九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