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表示認定的固定句式
高中語文文言文表示認定的固定句式
表示認定的習慣說法
1.是故,是以,表示結果的固定結構,同義結構還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譯為因此,所以。例: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有,師之所存也。(《師說》)
2.所以,有兩個意義,譯為用來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3、然則,連詞性固定結構。然承接上文,則表示推斷。可譯為既然這樣,那么。
例: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范仲淹《岳陽樓記》)
4、且且,相當于一面一面或者又又。例: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5、而已焉耳,語氣詞,相當于罷了。例:其竊符也,非為魏也,非為六國也,為趙國焉耳。(唐順之《信陵君救趙論》)
6、以為表判斷,相當于現代漢語的認為、把當作、憑借(依靠)作為等。例: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莊子秋水》)例如: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7、因遂,相當于于是。例如:欲自殺以激荊卿,曰:愿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告也。因遂自刎而死。(《史記刺客列傳》)
8、于是,一是相當于在這時,在這件事上從這時起在這種情況下;二是相當于現在漢語于是。
9、之類之屬之倫之徒,相當于這一類的。
10、有者,譯為有個的人。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
11、唯(惟)之(是)
表示賓語前置得固定結構。含強調意義。其中唯(惟)是限定范圍得副詞,可譯為只;之(是)是標志賓語前置得結構助詞。可譯為只+謂語動詞+前置賓語。例:唯余馬首是瞻。(《左傳襄公十四年》)
上一篇: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斷句
下一篇:高中語文文言文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 表示認定的習慣說法 1.是故,是以,表示結果的固定結構,同義結構還有以此、是用、用是、用此、以故。譯為因此,所以。例: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有,師之所存也。(《師說》) 2.所以,有兩個意義,譯為用來的方法或原因、例: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