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中觀心,真妄畢見文言文
靜中觀心,真妄畢見文言文
原文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于此中得大慚忸。
譯文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獨坐省察內心,你發現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當此真心流露之際,暗月當空,精神舒暢,感覺體會到了毫無雜念的細微境界。然而已經感到真,心偏偏難以全消妄念,于是心靈上會感覺不安,在此中感到侮悟的意念。
注解
觀心:佛家語,指觀察一切事物,此處當自我反省解。據《辭海》注:“觀察心性如何謂之觀心。”
妄窮而真獨露:妄,妄見。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皆非真有,肯定存在就是妄見。真,真境,脫離妄見所達到的.涅般境界。此處是比喻人應排除雜念。
機趣:機是極細致,趣可作境地解。即隱微的境地。
大慚忸:慚鈕是羞愧,大慚忸是很慚愧。
上一篇:《禍福苦樂,一念之差》文言文
下一篇:《左傳成公》文言文
* 原文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覺妄窮而真獨露,每于此中得大機趣;既覺真現而妄難逃,又于此中得大慚忸。 譯文 夜深人靜,萬籟俱寂時,獨坐省察內心,你發現自己的妄念全消而真心流露,當此真心流露之際,暗月當空,精神舒暢,感覺體會到了毫無雜念的細微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