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答洪駒父書》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答洪駒父書
    駒父外甥教授:別來三歲,未嘗不思念。閑居絕不與人事相接,故不能作書。專人來,得手書,審在官不廢講學,眠食安勝,諸稚子長茂,慰喜無量。
    寄詩語意老重,數過讀,不能去手,繼以嘆息,少加意讀書,古人不難到也。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可更熟讀司馬子長、韓退之文章。凡作一文,皆須有宗有趣,始終關鍵,有開有闔。如四瀆雖納百川,或匯而為廣澤,汪洋千里,要自發源注海耳。
    老夫紹圣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舊所作讀之,皆可笑。紹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以老病懶惰,不能下筆也。
    《罵犬文》雖雄奇,然不可作也。東坡文章妙天下,其短處在好罵。慎勿襲其軌也。
    甚恨不得相見,極論詩與文章之善病,臨書不能萬一,千古強學自愛,少飲酒為佳。
    所寄《釋權》一篇,詞筆從橫,極見日新之效。更須治經,深其淵源,乃可得古人耳。《青瑣祭文》,語意甚工,但用字時有未安處。自作語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無來處。古之能為文章者,真能陶冶萬物,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文章最為儒者末事,然索學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壯,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吞舟之魚,又不可守繩墨,令儉陋也。
    【注】 ①這是黃庭堅五十九歲時寫給外甥洪駒父的信。
    9.下列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審在官不廢講學    審:知道              B.真能陶冶萬物    陶冶:熔鑄
    C.不知作文章斧斤    斧斤:修改(文章)    D.又不可不知其曲折    曲折:奧秘
    C(應為“寫文章的方法”)
    10.下列各組虛詞中,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  極論詩與文章之善病          B.  文章最為儒者末事
    遂與外人間隔                      不足為外人道也
    C.  幸熟思之                    D.  如四瀆雖納百川
    乍讀之若雄豪                        雖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
    C(都是代詞,譯為“它”或“這”。A項第一個為連詞“和”,第二個為介詞“同,跟”;B項分別解釋為動詞“是”和介詞“對”;D項第一個是“雖然”,第二個是“即使”)
    11.請你摘抄三條黃庭堅在寫作方面對外甥的忠告:(3分)
    1)“須有宗有趣,始終關鍵,有開有闔”。2)慎勿襲其(好罵)軌也。3)更須治經,深其淵源。4)“自作語最難”,可“取古人之陳言入于翰墨”。5)不可守繩墨。(一點1分,任選其三)
    12.翻譯和理解:(4分)
    “凡作一文,皆須有宗有趣,終始關鍵,有開有闔。”譯成現代漢語是:                                。
    這句話強調寫文章要有章法。想跟古人學習章法,黃庭堅推薦外甥讀誰的作品?請寫出他們的姓名:       和      
    凡是寫作一篇文章,都必須有主旨意向,始終(抓住)關鍵,放得開收得回。(“宗”“趣”指主旨意向,1分;“有開有闔”,放得開收得回,1分。司馬遷和韓愈)
    13.結合文意,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熟語(包括成語):(4分)
    (1)引用古人的語句于自己的文中能夠產生的效果: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2)“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 “雄壯,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吞舟之魚”這些比喻寫出了好文章氣勢磅礴、汩汩滔滔(等)的特點。
    14.黃庭堅在給洪駒父的信中前面說“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而最后卻又說“又不可守繩墨”,請簡要分析其意思。(3分)
    前邊說“守繩墨”是指在學習寫作的入門階段要把學習古人的法度作為學習寫作的前提,1分。而后邊說“不可守繩墨”是指當寫作逐漸成熟以后,便可不受成法的約束,隨心所欲,這樣才能探索創新,達到高的境界。(1分)因此,“守繩墨”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不守繩墨”。(二者聯系,1分)

    【附:參考譯文】
    駒父外甥教授:分別已有三年,十分想念。我自避人獨居以來根本不與外界接觸,所以不能寫信,即使晉城也不曾給寫過信。你派專人來,使我得以看到你的親筆信,知道你身為學官而并未荒廢講學,睡眠和飲食安好,幾個小孩子也茁壯成長,深感快慰。
    你寄來的幾首詩意蘊深厚,讀過數遍,不能釋手;繼而感嘆,若稍微留意讀書,古人文章的境界是不難達到的。幾篇文章也都好,但缺少古人的章法,可進一步熟讀司馬遷和韓愈的文章。但凡作文,一定要有主旨和趣味,自始至終的關鍵是要放得開又收得攏。就好比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四條大河,雖然容納百川,或匯聚眾水而成為廣大的湖泊,汪洋千里,但總歸要從源頭開始然后才流向大海的。我在紹圣年間以前,不懂寫文章的方法,拿舊作來讀,感到都很可笑。紹圣年間以后,才知道如何作文,但因為年老多病且生性懶惰,故不能下筆。外甥你可要好好努力,替我一雪前恥。
    《罵犬文》一篇,雖然雄偉奇特,然此類文章不作也好。蘇東坡的文章妙絕天下,然而其缺點在于喜好指責時弊,千萬不要效仿他的做法。
    我很遺憾不能與你相見,當面盡情討論詩文的好壞,而在信上是不能道其萬一的。你一定要勤勉學習,愛護自己,少喝酒為好。
    你寄送的《釋權》這篇文章,文筆奔放自如,很能表現出你的確是日日有所長進。然而更應研讀經典,使自己的根基更加深厚,唯此才可以追上古人。《青瑣》這篇祭文,構思精巧,但用字還有不妥帖之處。寫文章自己遣詞造句最難,杜甫作詩,韓愈作文,沒有一個字沒有出處。只是因為后人讀書少,所以就以為是韓愈、杜甫自己寫出這樣的句子罷了。古代能寫文章的人,都是能夠真正地熔鑄萬物于一爐,即使引用古人的語句用于自己的文中,也都如一粒靈丹,有化腐朽為神奇之功效。
    對于尊崇儒學的人來說,寫文章實在是最小的事了,然而既然要探求寫文章的方法,就不可不了解其中的曲折奧妙,希望你能仔細思考這個問題。至于要使文章高妙,如巍然崛起的泰山似自天上垂掛下來的云彩;倘若要使文章氣勢雄壯,如八月大江上的波濤似海動時能吞沒大船的巨鯨,那就不可死守所謂的規矩,令文章淺陋了。
    * 答洪駒父書①駒父外甥教授:別來三歲,未嘗不思念。閑居絕不與人事相接,故不能作書。專人來,得手書,審在官不廢講學,眠食安勝,諸稚子長茂,慰喜無量。寄詩語意老重,數過讀,不能去手,繼以嘆息,少加意讀書,古人不難到也。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繩墨耳,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