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子產論政寬猛》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子產論政寬猛

        【原文】
        鄭子產①有疾。謂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④。太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⑤,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⑥,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選自《左傳·召公二十年》)

        【注釋】

        ①子產:即公孫僑,春秋時鄭國正卿。字子產,為鄭執政,有政績。②子太叔:即游吉,春秋時鄭國正卿,繼子產后執政。③狎:輕易,忽視。④取:同“聚”。萑苻之澤:春秋時鄭國的沼澤名,密生蘆葦。萑苻,蘆葦。⑤夫子:老師,這里指子產。⑥慢:對上司無禮。

        【文化常識】

        《左傳》    我國古代編年體史書,儒家經典之一。西漢初稱《左氏春秋》,相傳為左丘明所撰。該書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記錄了諸侯、卿大夫的活動,并把筆觸深入到商賈、卜者、刺客、樂師、百工皂隸等階層,通過對各國王宮霸業盛衰的敘寫,反應諸侯國之間復雜的角逐以及社會改革的趨向。書中貫穿民本思想,體現作者進步的思想傾向。

        【譯文】
    鄭國子產得了病。(他)對子太叔說:“我死(以后),您必定執政。只有道德高尚的人能夠用寬厚的政策使民眾服從,其次(的政策)沒有比嚴厲更有效的了。比如烈火,民眾望見就害怕它,所以很少死(在其中)的。水柔弱,民眾親近它并和它嬉戲,就會有很多死(在其中)的,所以寬厚的政策很難實施。”子產病了幾個月后就死去了。太叔執政,不忍心采用嚴厲的政策而用寬厚的政策。鄭國于是出現很多盜寇,他們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太叔后悔了,說:“我早聽從夫子的話,不會到這種地步。”于是發步兵去攻擊萑苻的盜寇,將他們全部殺滅,盜寇才稍微被遏止。孔子說:“好啊!政策寬厚民眾就怠慢,民眾怠慢就用嚴厲的政策來糾正。政策嚴厲民眾就會受傷害,民眾受傷害了就施與他們寬厚的政策。用寬厚的政策來調和嚴厲的政策,又用嚴厲的政策來補充寬厚的政策,政事因此而調和。

        【閱讀訓練】

        1.解釋:
        (1)服  (2)鮮  (3)焉  (4)則  (5)此  (6)少

        2.翻譯:
        (1)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
        (2)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3.文末孔子稱贊太叔的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參考答案】
        1.(1)使……服從   (2)很少   (3)于此,這里指“在火里”   (4)所以
    (5)這個地步     (6)稍稍
        3.說明為政者要寬嚴相輔而行,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 子產論政寬猛???【原文】???鄭子產①有疾。謂子太叔②曰:“我死,子必為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③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太叔為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