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人琴俱亡》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人琴俱亡  
    劉義慶
    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徑人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1、本文選自《世說新語》,是記載魏晉人物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作者劉義慶,彭城(今江蘇徐州) 人, 南朝宋的文學家。
    2、這則故事寫了王子猷對弟弟子敬獨特的悼念方式,表現了他對弟弟深厚的情誼。
    3、翻譯下列句子。
    ①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
    [譯]王子猷問手下的人說:“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
    ②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
    [譯]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幾根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
    ③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譯]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過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死了。
    4、說說成語“人琴俱亡”的含義。
    [答]睹物思人,悼念死者。                                                              
    5、說出幾個出自《世說新語》的成語。
    [答]一往情深 口若懸河望梅止渴等。
    6、如何理解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
    [答]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時就將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見了。對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準備,因為“王子猷、子敬俱病篤”。
    7、找出文中子猷的語言并分析其表達作用?
    [答]“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表現了對弟弟的關心和痛失弟弟的悲傷。
    8、文中表現子猷一心掛系弟弟的三個動詞索、徑、擲。
    9、課文開頭寫子猷“不悲”,“都不哭”可后來為什么又“因慟絕良久”?
    [答]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為他自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到那時又將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見了。但后來發現琴因主人亡而音調不調了,琴隨人亡了,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內心的悲痛無法排解,所以才“擲琴”并“慟絕良久”。
    10、課文寫了子猷獨特的悼念方式,獨特在哪里?
    [答]“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11、收集寫手足之情的詩句和諺語:
    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諺語: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難之中兄弟真。千金難買兄弟情。


    二:
    1.體會下列詞語的表達效果。
    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賞析詞語為:擲)
    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 (賞析詞語為:慟絕)
    2.子猷去看望子敬,為何“取子敬琴彈”,而當“弦既不調”時,乃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你怎樣理解子猷的行為?
    3.子猷為弟弟之死“慟絕良久”,令人感動。如果你是子敬的家人,你將如何規勸子猷?
    4.子猷憑什么斷定子敬已死?這反映了什么?
    5.課文開頭寫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可后來為什么又“因慟絕良久”?
    6.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表達子猷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你認為“不調”說明了什么?
    7.子猷來到子敬家奔喪,坐在靈床上,彈子敬琴時的心理活動,請用生動的語言加以描述?
    8.你認為王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
    9.讀了《人琴俱亡》這則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說出《世說新語》中的其他故事嗎?
    10.你能默寫出最能表現子猷哀悼弟弟與自己生死相隔的悲嘆句嗎?你能寫出其他表現手足之情的詩句嗎?

    答案:
    1.(1)“擲”這一動作,表明子猷睹物思人,突出他內心的悲痛。
    (2)“慟絕”一詞強烈地表達了兄弟間的手足深情。
    2、“取子敬琴彈”是為了痛悼和紀念已經死去的兄弟,而說的“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則
    是寫出子猷心中極為悲傷,所以彈不成曲調,體現兄弟情深。也包含著人琴俱亡的悲涼。
    3、子猷叔叔,人死不能復生,您有重病在身,身體要緊,請節哀順便吧!
    4.由“都不聞消息”推斷子敬一定已經死了。 王子猷和王子敬深厚的兄弟之情。
    5.子猷先前之所以“不悲”“不哭”是因為他自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到那時又將和弟弟在九泉之下相見了。但后來發現琴因主人亡而音調不調了,琴隨人亡了,睹物思人,觸景生情,內心的悲痛無法排解,所以才“擲琴”并“慟絕良久”
    6.“不調”既是寫實際情況,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涼,反映王子猷極度悲傷的心緒。
    7.略
    8.圍繞“生病和悲痛”談。
    9. 略《管寧割席》
    10.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詩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三:
    13、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1)王子猷、子敬俱病篤____________   (2)何以都不聞消息___________
    (3)弦既不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因慟絕良久_______________

    14、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
                                     
    (2)便徑入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
                                   
    15、課文開頭寫子猷”了不悲”“都不哭”,后來又寫他”慟絕良久”,這是否矛盾呢?請說說你的看法。(4分)

                                
    參考答案:
    13.(1)都     (2) 總,竟      (3) 協調    (4) 痛哭,極度悲哀
    14.
    (1)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
    (2)(子猷)一直走進去坐在靈床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幾根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
    15.子猷前面之所以不悲痛,是因為他自知自己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時就將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見了,此時子猷想以一種獨特的悼念方式來表達痛苦與思念,等到”弦既不調”時,內心的悲痛無法排遣,所以”慟絕良久”。


    翻譯: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去世了。子猷問手下的人說:“為什么總聽不到子敬的消息呀?這一定是他已經死了。”他說話時完全不悲傷。于是子猷就要轎子來去看望喪事,一路上都沒有哭。子敬一向喜歡彈琴,子猷一直走進去坐在靈床上,拿過子敬的琴來彈,幾根琴弦的聲音已經不協調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說:“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死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幾乎要昏過去。過了一個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主旨:
    本文是一篇筆記小說,按照時間先后順序按排序事,篇幅很短,卻寫了一個情節完整的故事。故事寫了王子猷對弟弟子敬獨特的悼念方式,表現了王氏兄弟之間的手足情深。
    * 人琴俱亡??劉義慶王子猷、子敬俱病篤,而子敬先亡。子猷問左右:何以都不聞消息?此已喪矣!語時了不悲。便索輿來奔喪,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徑人坐靈床上,取子敬琴彈,弦既不調,擲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慟絕良久,月余亦卒。1、本文選自《世 ......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