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紆《南游紀舊》“王荊公以次女適蔡卞”閱讀答案
王荊公①以次女適蔡卞。吳國夫人②吳氏驟貴,又愛此女,乃以天下樂暈錦為帳。未成禮,而華侈之聲已聞于外。神宗一日問王荊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錦帳嫁女?”荊公愕然無以對。歸問之,果然,乃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明日再對,惶懼謝罪而已。
(選自曾紆《南游紀舊》)
先公言:與閻二丈詢仁同赴省試,遇少年風骨竦秀于相國寺。及下馬去毛衫,乃王元澤③也。是時盛冬,因相與于一小院中擁火。詢仁問荊公出處,曰:“舍人④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數至重,不晚且來。雱不惟赴省試,蓋大人先遣來京尋宅子爾。”詢仁云:“舍人既來,誰不愿賃宅,何必預尋?”元澤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須與司馬君實⑤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擇鄰必須司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
荊公知制誥,丁母憂,已五十矣,哀毀過甚,不宿于家,以藁秸為薦,就廳上寢于地。是時潘夙方知荊南,遣人下書金陵。急足至,升廳,見一人席地坐,露顏瘦損,愕以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書入宅,公遽取書,就鋪上拆以讀。急足怒:“ 舍人書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趨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陳秀公罷相,以鎮江軍節度使判揚州。其先塋在潤州,而鎮江即本鎮也。每歲十月旦、寒食,詔許兩往鎮江展省。兩州迎送,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于道,今古一時之盛也。是時,王荊公居蔣山,騎驢出入。會荊公病愈,秀公請于朝,許帶人從往省荊公,詔許之。舟楫銜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絕,人皆嘆之。荊公聞其來,以二人肩鼠尾轎,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艦舳正喝道,荊公忽于蘆葦間駐車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見。秀公大慚,其歸也,令罷舟中喝道。
(選自王铚《默記》)
【注】①王荊公:王安石。②吳國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澤: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澤。④舍人:官名。⑤司馬君實:司馬光,字君實。因排行十二,又稱司馬十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 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 效:學習
B. 方知荊南 知:主持
C. 相屬于道 屬:囑托
D. 秀公令就岸 就:靠近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 王荊公以次女適蔡卞 以鎮江軍節度使判揚州
B. 詔許之 大舟回旋久之
C. 與閻二丈詢仁同赴省試 須與司馬君實相近者
D. 乃以天下樂暈錦為帳 乃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王安石夫人驟然成為大貴人家,又十分愛這個女兒,用樂暈錦給愛女作嫁妝,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嚴厲批評。
B. 王安石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派兒子到京城租賃房子,要求選擇與司馬十二作鄰居,想叫兒輩們觀察其言行舉止并向他學習。
C. 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傳統習慣,離職守孝,極為虔誠,用稻草麥稈當褥墊,鋪在廳堂地上睡覺。被送信人誤認為是老兵。
D. 王安石簡樸低調,去迎接秀公時,坐二人抬的鼠尾轎,令到來時又是擂鼓搖旗,又是派人高聲喝道大講排場的陳秀公極其慚愧。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歸問之,果然,乃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3分)
(2) 丁母憂,已五十矣,哀毀過甚,不宿于家。(3分)
(3) 兩州迎送,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于道,今古一時之盛也。(4分)
參考答案
4 C(屬:連接。)
5 D
6 A(“嚴厲批評”與原文不符,皇帝的批評比較委婉。)
7 .(1)回家后問這件事,果然是這樣,于是把帳子送到開寶寺福勝閣作佛帳。(“之”“果然”各1分,句意1分。)
(2)(王荊公)遭逢母親喪事,已經年過五十,憂傷過度,不在家里居住。(“丁憂”和狀語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3) 揚州、潤州兩地送迎時,有旌旗,有大船,官吏們穿錦束繡,在道路上接連不斷,是從古到今一時最為盛大的(“錦繡”、“盛”和判斷句式各1分,語意1分。)
先公言:與閻二丈詢仁同赴省試,遇少年風骨竦秀于相國寺。及下馬去毛衫,乃王元澤③也。是時盛冬,因相與于一小院中擁火。詢仁問荊公出處,曰:“舍人④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數至重,不晚且來。雱不惟赴省試,蓋大人先遣來京尋宅子爾。”詢仁云:“舍人既來,誰不愿賃宅,何必預尋?”元澤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須與司馬君實⑤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擇鄰必須司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
荊公知制誥,丁母憂,已五十矣,哀毀過甚,不宿于家,以藁秸為薦,就廳上寢于地。是時潘夙方知荊南,遣人下書金陵。急足至,升廳,見一人席地坐,露顏瘦損,愕以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書入宅,公遽取書,就鋪上拆以讀。急足怒:“ 舍人書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趨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陳秀公罷相,以鎮江軍節度使判揚州。其先塋在潤州,而鎮江即本鎮也。每歲十月旦、寒食,詔許兩往鎮江展省。兩州迎送,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于道,今古一時之盛也。是時,王荊公居蔣山,騎驢出入。會荊公病愈,秀公請于朝,許帶人從往省荊公,詔許之。舟楫銜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絕,人皆嘆之。荊公聞其來,以二人肩鼠尾轎,迎于江上。秀公鼓旗艦舳正喝道,荊公忽于蘆葦間駐車以俟。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見。秀公大慚,其歸也,令罷舟中喝道。
(選自王铚《默記》)
【注】①王荊公:王安石。②吳國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澤: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澤。④舍人:官名。⑤司馬君實:司馬光,字君實。因排行十二,又稱司馬十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欲令兒曹有所觀效焉
B. 方知荊南
C. 相屬于道
D. 秀公令就岸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3分)
A.
B.
C.
D.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3分)
A.
B.
C.
D.
7.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歸問之,果然,乃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3分)
(2) 丁母憂,已五十矣,哀毀過甚,不宿于家。(3分)
(3) 兩州迎送,旌旗舳艦,官吏錦繡,相屬于道,今古一時之盛也。(4分)
參考答案
4 C(屬:連接。)
5 D
6 A(“嚴厲批評”與原文不符,皇帝的批評比較委婉。)
7 .(1)回家后問這件事,果然是這樣,于是把帳子送到開寶寺福勝閣作佛帳。(“之”“果然”各1分,句意1分。)
(2)(王荊公)遭逢母親喪事,已經年過五十,憂傷過度,不在家里居住。(“丁憂”和狀語后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3) 揚州、潤州兩地送迎時,有旌旗,有大船,官吏們穿錦束繡,在道路上接連不斷,是從古到今一時最為盛大的(“錦繡”、“盛”和判斷句式各1分,語意1分。)
上一篇:《書法家歐陽詢》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下一篇:《勉諭兒輩》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 王荊公①以次女適蔡卞。吳國夫人②吳氏驟貴,又愛此女,乃以天下樂暈錦為帳。未成禮,而華侈之聲已聞于外。神宗一日問王荊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錦帳嫁女?”荊公愕然無以對。歸問之,果然,乃舍之開寶寺福勝閣下為佛帳。明日再對,惶懼謝罪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