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的近義詞
萬眾一心的近義詞有:萬全之策,上下一心,上下同欲,舉國同心,人多勢眾,眾志成城,眾擎易舉,同心同德,步調一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齊心一致,齊心同力,萬眾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的解釋: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出自:清 金安清《洋務宜遵祖訓,安內攘外,自有成效說》:“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上下聯絡,萬眾一心。”
萬眾一心的近義詞詳解
- 1 萬全之策
- 拼音:
- wàn quán zhī cè
- 解釋:
- 絕對可靠、沒有任何漏洞的辦法。全:周到;策:計謀、辦法。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劉表傳》:“故為將軍計者,不若舉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將重德將軍;長享福祚,垂之后嗣,此萬全之策也。”
- 2 上下一心
- 拼音:
- shàng xià yī xīn
- 解釋:
- 上上下下一條心。
- 出處:
- 先秦 荀況《荀子 富國》:“上下一心,三軍同力,與之遠舉極戰,則不可。”
- 3 上下同欲
- 拼音:
- shàng xià tóng yù
- 解釋:
- 上下有共同的愿望,謂眾心齊一。
- 出處:
- 春秋·齊·孫武《孫子·謀攻》:“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 4 人多勢眾
- 拼音:
- rén duō shì zhòn
- 解釋:
- 人多勢力大。
- 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話說金榮因人多勢眾,又兼賈瑞勒令賠了不是,給秦鐘磕了頭,寶玉方才不吵鬧了。”
- 5 眾志成城
- 拼音:
-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
- 解釋:
- 眾人統一的意志;形成堅固的城墻。比喻團結一致;力量無比強 大。城;城墻。
- 出處:
- 《國語 周語下》:“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 6 眾擎易舉
- 拼音:
- zhòng qíng yì jǔ
- 解釋:
- 比喻大家齊心協力;就容易把事情辦好。擎:往上托舉。
- 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3回:“現在我們大家替他打算,眾擎易舉,已有個成數了,不日便可奉請開復。”
- 7 同心同德
- 拼音: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釋:
- 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出處:
- 《尚書 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8 步調一致
- 拼音:
- bù diào yī zhì
- 解釋:
- 步調:走路時腳步的大小快慢。比喻進行某種活動;采取同一步驟;同一方式。
- 出處:
- 毛澤東《整頓黨的作風》:“在這種種方面,都應該提高共產主義精神,防止宗派主義傾向,使我們的黨達到隊伍整齊,步調一致的目的,以利戰斗。”
- 9 聚沙成塔
- 拼音:
- jù shā chéng tǎ
- 解釋:
- 聚:聚集。把細沙堆積成高塔。比喻積少成多。
- 出處:
-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 10 集腋成裘
- 拼音:
- jí yè chéng qiú
- 解釋:
- 集:聚集;腋:狐腋下的皮毛。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
- 出處:
- 《慎子 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
- 11 齊心一致
- 拼音:
- qí xīn yī zhì
- 解釋:
- 眾人心齊,一致向一個目標
- 出處:
- 毛澤東《論持久戰》:“此時我們的任務,在于動員全國民眾,齊心一致,絕不動搖地堅持戰爭,把統一戰線擴大和鞏固起來。”
- 12 齊心同力
- 拼音:
- qí xīn tóng lì
- 解釋:
- 見“齊心協力”。
- 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王常傳》:“齊心同力,銳氣益壯。”
萬眾一心的反義詞
“萬眾一心”單字解釋
* 萬眾一心的近義詞有:萬全之策,上下一心,上下同欲,舉國同心,人多勢眾,眾志成城,眾擎易舉,同心同德,步調一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齊心一致,齊心同力,萬眾一心[wàn zhòng yī xīn]的解釋:千萬人一條心。形容齊心協力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