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敗俱傷的近義詞
兩敗俱傷的近義詞有:兩全其美,兩虎相斗,同歸于盡,玉石俱焚,雞飛蛋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敗俱傷[liǎng bài jù shāng]的解釋:敗:失敗。俱:全。斗爭的雙方都受到損傷。古時卞莊子要刺虎;館豎子說;兩只老虎正在爭一牛;斗爭結果;小虎會死;大虎會傷;然后刺殺傷虎而有殺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爭;雙方都受傷害。出自:宋 汪應辰《文定集 答梁子鋪》:“東漢之君子必欲與小人為敵,終于兩敗俱傷,而國隨以亡。”
兩敗俱傷的近義詞詳解
- 1 兩全其美
- 拼音:
- liǎng quán qí měi
- 解釋:
- 全:顧全;在全;美:美好;美滿。做一件事圓滿地照顧到兩個方面;使兩方面都得到好處。
- 出處:
- 元 無名氏《連環計》第三折:“司徒,你若肯與了我呵,堪可兩全其美也。”
- 2 兩虎相斗
- 拼音:
- liǎng hǔ xiāng dòu
- 解釋:
- 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斗。
- 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秦策二》:“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諍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
- 3 同歸于盡
- 拼音:
- tóng guī yú jìn
- 解釋:
- 一同走向死亡或共同毀滅。歸:走向;盡:滅亡。
- 出處: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
- 4 玉石俱焚
- 拼音:
- yù shí jù fén
- 解釋:
- 俱:全部;都;焚:燒。寶玉和石頭一起燒毀。比喻好的壞的、貴的賤的一起毀滅。也作“玉石同焚”。
- 出處:
- 《尚書 胤征》:“火焱昆岡,玉石俱焚。”
- 5 雞飛蛋打
- 拼音:
- jī fēi dàn dǎ
- 解釋:
- 雞飛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兩頭都沒顧上;造成雙重損失。
- 出處:
- 周驥良《吉鴻昌》:“只要他一進關抄了咱們的后路,那就雞飛蛋打,不可收拾了。”
- 6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拼音: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yú wēng dé lì
- 解釋:
- 鷸:長嘴水鳥;蚌:有貝殼的軟體動物。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鉗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兩敗俱傷的反義詞
“兩敗俱傷”單字解釋
* 兩敗俱傷的近義詞有:兩全其美,兩虎相斗,同歸于盡,玉石俱焚,雞飛蛋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兩敗俱傷[liǎng bài jù shāng]的解釋:敗:失敗。俱:全。斗爭的雙方都受到損傷。古時卞莊子要刺虎;館豎子說;兩只老虎正在爭一牛;斗爭結果;小虎會死;大虎會傷;然后刺殺傷虎而有殺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爭;雙方都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