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憤圖強的近義詞
發憤圖強的近義詞有:臥薪嘗膽,發奮圖強,發揚蹈厲,奮發圖強,奮發有為,自強不息,高瞻遠矚,發憤圖強[fā fèn tú qiáng]的解釋: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出自: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發憤圖強的近義詞詳解
- 1 臥薪嘗膽
- 拼音:
- wò xīn cháng dǎn
- 解釋:
-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2 發奮圖強
- 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
-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 出處:
-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3 發揚蹈厲
- 拼音:
- fā yáng dǎo lì
- 解釋:
- 發:奮發;振作;揚:昂揚;蹈:跳、踏;厲: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飽滿蓬勃;意氣風發昂揚。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 4 奮發圖強
- 拼音: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釋:
- 奮發:精神振作;情緒飽滿;圖:謀求。振作精神;謀求強盛。
- 出處:
- 郭沫若《科學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學工作者奮發圖強,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學高峰。”
- 5 奮發有為
- 拼音:
- fèn fā yǒu wéi
- 解釋:
- 精神振作,有所作為。
- 出處:
- 《元史 陳祖仁傳》:“孰不欲奮發有為,成不世之功。”
- 6 自強不息
- 拼音:
- zì qiáng bù xī
- 解釋:
- 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出處:
- 《周易 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7 高瞻遠矚
- 拼音: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解釋:
- 站得高;看得遠。多形容目光遠大。
- 出處: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遂把這粉白黛綠,鶯聲燕語,都付之不見不聞,一路高瞻遠矚,要領略湖山真景。”
發憤圖強的反義詞
“發憤圖強”單字解釋
* 發憤圖強的近義詞有:臥薪嘗膽,發奮圖強,發揚蹈厲,奮發圖強,奮發有為,自強不息,高瞻遠矚,發憤圖強[fā fèn tú qiáng]的解釋: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