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蹈厲的近義詞
發揚蹈厲的近義詞有:發奮圖強,發奮蹈厲,發憤圖強,發揚踔厲,發揚蹈勵,意氣風發,發揚蹈厲[fā yáng dǎo lì]的解釋:發:奮發;振作;揚:昂揚;蹈:跳、踏;厲: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飽滿蓬勃;意氣風發昂揚。出自: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發揚蹈厲的近義詞詳解
- 1 發奮圖強
- 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
-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 出處:
- 《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于落后隊貧困落后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 2 發奮蹈厲
- 拼音:
- fā fèn dǎo lì
- 解釋:
- 發:奮發,振作;蹈:跳、踏;厲:猛烈,有力。后比喻精神奮發,意氣風發昂揚
- 出處:
- 鄒韜奮《萍蹤寄語》:“總以為社會大眾謀幸福為第一義;發奮蹈厲,艱苦備嘗,為的是這件事。”
- 3 發憤圖強
- 拼音:
- fā fèn tú qiáng
- 解釋:
-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
- 出處:
- 何香凝《孫中山與廖仲愷》:“孫先生在那次聚會上談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談到了中國積弱太甚了,應該~,徹底革命。”
- 4 發揚踔厲
- 拼音:
- fā yáng chuō lì
- 解釋:
- 原指周初《武》樂的舞蹈動作。手足發揚,蹈地而猛烈,象征太公望輔助武王伐紂時勇往直前的意志。后比喻精神奮發,意氣昂揚。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樂記》:“發揚蹈厲,大(太)公之志也。”
- 5 發揚蹈勵
- 拼音:
- fā yáng dǎo lì
- 解釋:
- 發:奮發,振作;揚:昂揚;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奮發,意氣風發昂揚
- 出處:
- 明·唐順之《寄趙浚谷》:“至若老呂,以鷹揚稱,以發揚蹈勵稱,未免露出將才氣象,此老呂不及老伊處也。”
- 6 意氣風發
- 拼音:
- yì qì fēng fā
- 解釋:
- 意氣:意志和氣概;風發:形容俊偉豪邁。形容氣概豪邁;精神振奮。
- 出處: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發揚蹈厲的反義詞
“發揚蹈厲”單字解釋
* 發揚蹈厲的近義詞有:發奮圖強,發奮蹈厲,發憤圖強,發揚踔厲,發揚蹈勵,意氣風發,發揚蹈厲[fā yáng dǎo lì]的解釋:發:奮發;振作;揚:昂揚;蹈:跳、踏;厲:猛烈;有力。形容精神飽滿蓬勃;意氣風發昂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