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兒郎當的近義詞
吊兒郎當的近義詞有:不務正業,不拘小節,吊兒浪蕩,好逸惡勞,放蕩不羈,游手好閑,吊兒郎當[diào er láng dāng]的解釋: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或不認真等。出自:豐子愷《口中剿匪記》:“到后來它們作惡太多,個個變壞,歪斜偏側,吊兒郎當,根本沒有替我服務。”
吊兒郎當的近義詞詳解
- 1 不務正業
- 拼音:
- bù wù zhèng yè
- 解釋:
- 務:從事;正業:正當的職業;本職工作。不干正當的工作。現多指丟下本職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出處: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這人不甚讀書,終日閑游浪蕩,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務正業。”
- 2 不拘小節
- 拼音:
- bù jū xiǎo jié
- 解釋: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節:瑣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瑣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虞延傳》:“(延)性敦樸,不拘小節,又無鄉曲之譽。”
- 3 吊兒浪蕩
- 拼音:
- diào ér làng dàng
- 解釋:
- 浪蕩:放浪。形容散漫放浪
- 出處:
- 姚雪垠《牛全德與紅蘿卜》:“知道嗎?游擊隊并不是吊兒浪蕩的,游擊隊是要守紀律的!”
- 4 好逸惡勞
- 拼音:
- hào yì wù láo
- 解釋:
- 好:喜愛;逸:安閑;惡:討厭;憎恨。貪圖安逸;厭惡勞動。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郭玉傳》:“其為療也,有四難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難也;將身不謹,二難也;骨節不強,不能使藥,三難也;好逸惡勞,四難也。”
- 5 放蕩不羈
- 拼音:
- fàng dàng bù jī
- 解釋:
- 放蕩:不受約束或行為不檢點;羈:約束。形容行為放縱;不受約束。
- 出處:
- 晉 王隱《晉書 王長文傳》:“少以才學知名,而放蕩不羈,州府辟命皆不就。”
- 6 游手好閑
- 拼音: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釋:
- 游手:閑著手不干事;好閑:喜歡安逸。游蕩懶散;不愿意參加勞動。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章帝紀》:“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
吊兒郎當的反義詞
“吊兒郎當”單字解釋
* 吊兒郎當的近義詞有:不務正業,不拘小節,吊兒浪蕩,好逸惡勞,放蕩不羈,游手好閑,吊兒郎當[diào er láng dāng]的解釋:形容儀容不整;作風散漫;態度不嚴肅或不認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