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協力的近義詞
同心協力的近義詞有:一心一力,共同努力,分甘共苦,協力同心,同力協契,同床異夢,同德協力,同心葉力,同心合力,同心同德,同心戮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戮力同心,披肝瀝膽,畢力同心,精誠團結,群威群膽,群策群力,通力合作,風雨同舟,齊心協力,同心協力[tóng xīn xié lì]的解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協:合。出自:《梁書 王僧辯傳》:“討逆賊于咸陽,誅叛子于云夢,同心協力,克定邦家。”
同心協力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心一力
- 拼音:
- yī xīn yī lì
- 解釋:
- 同心協力。
- 出處:
- 清·魏源《圣武記》卷九:“自闔營將弁,以及士卒,無不一心一力。”
- 2 共同努力
- 拼音:
- gòng tóng nǔ lì
- 解釋:
- 3 分甘共苦
- 拼音:
- fēn gān gòng kǔ
- 解釋:
- 同享幸福,分擔艱苦。分甘共苦
- 出處:
- 晉 王隱《晉書 應詹傳》:“詹與分甘共苦,情若弟兄。”
- 4 協力同心
- 拼音:
- xié lì tóng xīn
- 解釋:
- 心:思想;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出處:
- 漢·賈誼《過秦論》:“且天下嘗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困于險阻而不能進者,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周書·崔謙傳》:“然后與宇文行臺,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勛,復興于茲日矣。”
- 5 同力協契
- 拼音:
- tóng lì xié qì
- 解釋:
- 猶言同心協力。
- 出處:
- 《南史·宋紀·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蜂起。”
- 6 同床異夢
- 拼音: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解釋:
-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出處:
-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7 同德協力
- 拼音:
- tóng dé xié lì
- 解釋:
- 為同一目標而共同盡力。
- 出處:
- 鐵郎《論各省宜速響應湘贛革命軍》:“使其萬眾一心,同德協力,共逐白山之獸,追還我黃帝之魂。”
- 8 同心葉力
- 拼音:
- tóng xīn yè lì
- 解釋:
- 同“同心協力”。
- 出處:
- 宋·歐陽修《論乞主張范仲淹富弼等行事札子》:“臣聞自古帝王致治,須待同心葉力之人。”
- 9 同心合力
- 拼音:
- tóng xīn hé lì
- 解釋: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出處: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10 同心同德
- 拼音:
- tóng xīn tóng dé
- 解釋:
- 指思想統一;信念一致。心:愿望;思想;德:信念;意志。
- 出處:
- 《尚書 泰誓》:“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 11 同心戮力
- 拼音:
- tóng xīn lù lì
- 解釋:
- 指齊心合力。
- 出處:
- 晉 袁宏《后漢紀 靈帝紀》:“太后新攝政,政之巨細,多委陳蕃、竇武,同心戮力,以獎王室。”
- 12 同甘共苦
- 拼音:
- tóng gān gòng kǔ
- 解釋:
- 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承擔苦難。比喻同歡樂;共患難。甘:甜;苦:苦難。
- 出處:
- 西漢 劉向《戰國策 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
- 13 同舟共濟
- 拼音:
- tóng zhōu gòng jì
- 解釋:
- 同坐一條船過河;比喻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舟:船;濟:渡水。
- 出處:
- 先秦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若左右手。”
- 14 和衷共濟
- 拼音: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解釋:
- 衷:內心;濟:渡水。大家一條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團結一致;克服困難。
- 出處:
- 《尚書 皋陶謨》:“同寅協恭和衷哉。”《國語 魯語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濟而已。”
- 15 守望相助
- 拼音: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
- 解釋:
- 守望:防守了望。為了對付來犯的敵人或意外的災禍,鄰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上》:“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 16 戮力同心
- 拼音:
- lù lì tóng xīn
- 解釋:
- 戮力:合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形容團結一致。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獻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 17 披肝瀝膽
- 拼音:
- pī gān lì dǎn
- 解釋:
-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里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 出處: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18 畢力同心
- 拼音:
- bì lì tóng xīn
- 解釋:
- 猶言齊心協力。
- 出處:
- 唐 陸贄《興元論賜渾瑊詔書為取散失內人等議狀》:“畢力同心,共平多難,止土崩于絕岸,收板蕩于橫流。”
- 19 精誠團結
- 拼音:
- jīng chéng tuán jié
- 解釋:
- 精誠:真誠。真心誠意;團結一致。
- 出處:
- 《茅盾選集 雜感二題之二》:“唯有盟國的精誠團結,才能贏得和平。”
- 20 群威群膽
- 拼音:
- qún wēi qún dǎn
- 解釋:
- 形容大家團結一致英勇戰斗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出處:
- 毛澤東《評西北大捷兼論解放軍的新式整軍運動》:“大家出力量,不怕犧牲,克服物質條件的困難,群威群膽,英勇殺敵。”
- 21 群策群力
- 拼音:
- qún cè qún lì
- 解釋:
- 策:計策;主意。群:集體;大家人。指發揮集體的作用;大家一起來想辦法;貢獻力量。
- 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重黎》:“漢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22 通力合作
- 拼音:
- tōng lì hé zuò
- 解釋: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聯合。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盍徹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畝,而與同溝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計畝均收。”
- 23 風雨同舟
- 拼音: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釋:
- 舟:船。在風雨中同乘在一條船上;一起與風雨搏斗。比喻共同經歷患難。
- 出處:
- 孫武《孫子 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共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24 齊心協力
- 拼音: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釋:
- 協力:合力。心往一塊想;勁往一處使。
- 出處:
- 《周書 崔謙傳》:“然后與宇文行臺,同心協力,電討不庭,則桓文之勛,復興于茲日矣。”
同心協力的反義詞
“同心協力”單字解釋
* 同心協力的近義詞有:一心一力,共同努力,分甘共苦,協力同心,同力協契,同床異夢,同德協力,同心葉力,同心合力,同心同德,同心戮力,同甘共苦,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團結一心,守望相助,戮力同心,披肝瀝膽,畢力同心,精誠團結,群威群膽,群策群力,通力合作,風雨同舟,齊心協力,同心協力[tóng xīn xié lì]的解釋: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