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堅執銳的近義詞
披堅執銳的近義詞有:厲兵秣馬,執銳披堅,秣馬厲兵,被堅執銳,被甲持兵,負堅執銳,披堅執銳[pī jiān zhí ruì]的解釋:披:穿戴;堅:指鎧甲;執:拿著;銳:指兵器。穿上堅固的鎧甲;拿起鋒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裝或身先士卒之意。出自:西漢 劉向《戰國策 楚策》:“吾被堅執銳,赴強敵而死,此猶一卒也,不若奔諸侯。”
披堅執銳的近義詞詳解
- 1 厲兵秣馬
- 拼音:
- lì bīng mò mǎ
- 解釋: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 2 執銳披堅
- 拼音:
- zhí ruì pī jiān
- 解釋:
- 執:拿著;銳:銳利,鋒利,指兵器;堅:指鎧甲,古代軍人護身的戰衣。身穿鎧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 出處:
- 明 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執銳披堅領大兵,排兵布陣任非輕,身懷舉鼎拔山力,獨占東吳數百城。”
- 3 秣馬厲兵
- 拼音:
- mò mǎ lì bīng
- 解釋:
- 磨好兵器,喂好馬。形容準備戰斗。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搜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
- 4 被堅執銳
- 拼音:
- pī jiān zhí ruì
- 解釋:
- 穿堅固甲胄,握銳利武器。謂上陣戰斗或作好戰斗準備。
- 出處:
- 漢 班固《漢書 高帝紀》:“前日天下大亂,兵革并起,萬民苦殃,朕親被堅執銳,自帥士卒,犯危難,平暴亂,立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訓也。”
- 5 被甲持兵
- 拼音:
- pī jiǎ chí bīng
- 解釋:
- 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 出處:
- 漢 荀悅《漢紀 文帝紀上》:“勃在國,常恐懼,每郡守使丞尉行縣,勃常被甲持兵。”
- 6 負堅執銳
- 拼音:
- fù jiān zhí ruì
- 解釋:
- 負:以背載物;堅:鎧甲;執:拿著;銳:兵器。穿著堅固的盔甲,拿著銳利的武器
- 出處: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君等久負堅執銳,衛駕遠征。”
披堅執銳的反義詞
“披堅執銳”單字解釋
* 披堅執銳的近義詞有:厲兵秣馬,執銳披堅,秣馬厲兵,被堅執銳,被甲持兵,負堅執銳,披堅執銳[pī jiān zhí ruì]的解釋:披:穿戴;堅:指鎧甲;執:拿著;銳:指兵器。穿上堅固的鎧甲;拿起鋒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裝或身先士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