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囊取物的近義詞
探囊取物的近義詞有:不費吹灰之力,十拿九穩,唾手可得,囊中取物,垂手可得,手到擒來,探手可得,甕中捉鱉,輕而易舉,探囊取物[tàn náng qǔ wù]的解釋: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出自:《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國用吾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爾。”
探囊取物的近義詞詳解
- 1 不費吹灰之力
- 拼音:
- bù fèi chuī huī zhī lì
- 解釋:
- 形容事情做起來非常容易,不花一點力氣。
- 出處: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2 十拿九穩
- 拼音:
- shí ná jiǔ wěn
- 解釋:
- 形容很有把握;十分可靠。
- 出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如此一行,只怕這事例有個十拿九穩也不見得。”
- 3 唾手可得
- 拼音:
- tuò shǒu kě dé
- 解釋:
-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唾手:往手上吐唾沫。
- 出處:
- 《新唐書 褚遂良傳》:“但遣一二慎將,付銳兵十萬,翔會云輣,唾手可取。”
- 4 囊中取物
- 拼音:
- náng zhōng qǔ wù
- 解釋:
- 囊:口袋。從口袋中取東西。比喻辦事毫不費力就可以辦到
- 出處:
- 《三國志通俗演義·諸葛亮二擒孟獲》:“孔明大笑曰:‘吾擒此人,如囊中取物耳。’”
- 5 垂手可得
- 拼音:
- chuí shǒu kě dé
- 解釋:
- 垂;放下。放下雙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費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只除呼延灼將軍賺開城門,垂手可得。”
- 6 手到擒來
- 拼音:
- shǒu dào qín lái
- 解釋:
- 擒:捉拿。一上手就把敵人捉了來。形容辦事情一舉成功。
- 出處: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62回:“八戒忍不住高聲叫道:‘那里用甚么人馬!又那里管甚么時辰!趁如今酒醉飯飽,我共師兄去,手到擒來!’”
- 7 探手可得
- 拼音:
- tàn shǒu kě dé
- 解釋:
- 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費力氣
- 出處:
- 元·曾瑞卿《留鞋記》楔子:“自謂狀元探手可得,豈知時運不濟,榜上無名。”
- 8 甕中捉鱉
- 拼音: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解釋:
- 從大壇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 出處:
- 元 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甕中捉鱉,手到拿來。”
- 9 輕而易舉
- 拼音:
- qīng ér yì jǔ
- 解釋:
- 輕:輕松;舉:向上托。很輕松很容易地舉起來。形容做事情毫不費力。
- 出處:
- 《詩經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鮮克舉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輕而易舉,然人莫能舉也。”
探囊取物的反義詞
“探囊取物”單字解釋
* 探囊取物的近義詞有:不費吹灰之力,十拿九穩,唾手可得,囊中取物,垂手可得,手到擒來,探手可得,甕中捉鱉,輕而易舉,探囊取物[tàn náng qǔ wù]的解釋: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東西。比喻能夠輕而易舉地辦成某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