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的近義詞
推心置腹的近義詞有: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剖心析肝,坦懷相待,委以心腹,開心見誠,開誠布公,披肝瀝膽,推心致腹,推誠相見,推誠置腹,暢所欲言,真心實意,肝膽相照,誠心誠意,貼心貼腹,赤誠待人,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的解釋: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出自: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光武帝紀》:“蕭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推心置腹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心一意
- 拼音: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釋:
- 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杜恕傳》:“免為庶人,徙章武郡,是歲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書》:“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 2 專心致志
- 拼音: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釋:
- 心里很專一;注意力集中。致:極盡;志:心意;志趣。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 3 剖心析肝
- 拼音:
- pōu xīn xī gān
- 解釋:
- 亦作“剖心坼肝”。形容掬誠相示。
- 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鄒陽傳》:“兩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豈移于浮辭哉!”
- 4 開心見誠
- 拼音:
- kāi xīn jiàn chéng
- 解釋:
- 見:顯現出。披露真心,顯示誠意。形容待人誠懇,顯示出真心實意。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
- 5 開誠布公
- 拼音: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解釋:
-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諸葛亮評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 6 披肝瀝膽
- 拼音:
- pī gān lì dǎn
- 解釋:
- 披:披露;瀝:滴下。露出肝臟;滴出膽汁。比喻真心對待;傾吐心里話。也形容十分忠誠。
- 出處: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7 推心致腹
- 拼音:
- tuī xīn zhì fù
- 解釋:
- 見“推心置腹”。
- 出處:
- 宋·王禹偁《請撰大行皇帝實錄表》:“故得百萬之師,如臂使指,億兆之眾,推心致腹。”
- 8 推誠相見
- 拼音: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釋:
- 指以真心對待人。推:展示;誠:誠實的心意。
- 出處:
- 《北齊書 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 9 推誠置腹
- 拼音:
- tuī chéng zhì fù
- 解釋:
- 同“推心置腹”。
- 出處:
- 明·無名氏《楊家將演義》第二卷:“吾推誠置腹,何愁彼不賓服?”
- 10 暢所欲言
- 拼音:
- chàng suǒ yùyán
- 解釋:
- 暢:盡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講的話痛快地全部講出來。也作“盡所欲言”。
- 出處:
- 清 方苞《游豐臺記》:“少長不序,臥起坐立,惟所便人,暢所欲言,舉酒相屬,向夕猶不能歸。”
- 11 真心實意
- 拼音: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釋:
- 心意真實誠懇;毫無虛假。形容沒有絲毫虛偽。
- 出處:
- 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須見底,各辦著個真心實意。”
- 12 肝膽相照
- 拼音:
- gān dǎn xiāng zhào
- 解釋:
- 形容對人忠誠;用真心相待。肝膽:比喻真誠的心。
- 出處:
- 宋 文天祥《與陳察院文龍書》:“所恃知己肝膽相照,臨書不憚傾倒。”
- 13 誠心誠意
- 拼音: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解釋:
- 誠:真實的心意。真心誠意。形容對人十分真摯誠懇。也作“誠心實意”。
- 出處: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遠的誠心誠意來了,豈有個不教你見個真佛去的呢。”
推心置腹的反義詞
“推心置腹”單字解釋
* 推心置腹的近義詞有: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剖心析肝,坦懷相待,委以心腹,開心見誠,開誠布公,披肝瀝膽,推心致腹,推誠相見,推誠置腹,暢所欲言,真心實意,肝膽相照,誠心誠意,貼心貼腹,赤誠待人,推心置腹[tuī xīn zhì fù]的解釋: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推:拿出;置:安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