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頭晃腦的近義詞
搖頭晃腦的近義詞有:得意忘形,搖頭幌腦,搖頭擺尾,搖頭擺腦,搖頭晃腦[yáo tóu huàng nǎo]的解釋:晃:搖動。腦袋搖來搖去;形容舊時讀書人吟誦的姿態或自得其樂、自以為是的樣子。也作“搖頭擺腦”。有時也形容輕狂之態。出自: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至乾禪師》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牽犁,直是搖頭擺腦。”
搖頭晃腦的近義詞詳解
- 1 得意忘形
- 拼音: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釋:
-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態。形容淺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記了應持的態度。
- 出處:
- 《晉書 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
- 2 搖頭幌腦
- 拼音:
- yáo tóu huǎng nǎo
- 解釋:
- 見“搖頭稾腦”。
- 出處:
- 魯迅《前記》:“《自由談》的編者刊出了‘吁請海內文豪,從茲多談風月’的啟事以來,很使老牌風月文豪搖頭幌腦的高興了一大陣。”
- 3 搖頭擺尾
- 拼音: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釋:
- ①搖動著腦袋;擺動著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樣子。②搖晃著腦袋;擺動著身體。形容輕狂得意的樣子。
- 出處: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
- 4 搖頭擺腦
- 拼音:
- yáo tóu bǎi nǎo
- 解釋:
- 腦袋搖來搖去。形容驕傲自得或自得其樂的樣子。亦以形容讀書吟誦的姿態。
- 出處:
- 宋·王明清《揮薼余話》第二卷:“相得端明似虎形,搖頭擺腦得人憎。”
搖頭晃腦的反義詞
“搖頭晃腦”單字解釋
* 搖頭晃腦的近義詞有:得意忘形,搖頭幌腦,搖頭擺尾,搖頭擺腦,搖頭晃腦[yáo tóu huàng nǎo]的解釋:晃:搖動。腦袋搖來搖去;形容舊時讀書人吟誦的姿態或自得其樂、自以為是的樣子。也作“搖頭擺腦”。有時也形容輕狂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