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心離德的近義詞
離心離德的近義詞有:三心二意,分崩離析,各行其是,同床異夢,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明槍暗箭,朝秦暮楚,背信棄義,鉤心斗角,離心離德[lí xīn lí dé]的解釋: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出自:《尚書 泰誓中》:“受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離心離德的近義詞詳解
- 1 三心二意
- 拼音: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釋:
- 又想這樣又想那樣;猶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專一。
- 出處:
- 元 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爭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 2 分崩離析
- 拼音: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釋:
- 崩:倒塌崩裂;析:散開;解體。分裂崩潰;離散解體。形容國家或集團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 出處:
- 先秦 孔子《論語 季氏》:“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
- 3 各行其是
- 拼音:
- gè xíng qí shì
- 解釋:
- 行:做;是:對的;其是:他自己認為是對的。各人按照自己認為對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動不一致。
- 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兩者俱賢,各行其是。”
- 4 同床異夢
- 拼音: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解釋:
- 睡在一張床上;做著不同的夢。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 出處:
- 宋 陳亮《與朱元晦秘書書 乙巳春書之一》:“同床各做夢,周公且不能學得,何必一一說到孔明哉!”
- 5 爾虞我詐
- 拼音: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釋:
-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 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五年》:“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 6 明爭暗斗
- 拼音: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釋: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出處: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7 明槍暗箭
- 拼音:
- míng qiāng àn jiàn
- 解釋:
- 比喻種種公開和隱蔽的攻擊、傷害。
- 出處:
- 元 無名氏《獨角牛》:“孩兒也,一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 8 朝秦暮楚
- 拼音: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釋:
- 早上侍奉秦國;晚上倒向楚國。比喻主意不定;反復無常。
- 出處:
- 明 畢魏《竹葉舟》:“因見貴戚王愷,富堪敵國,比太仆更覺奢華,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 9 背信棄義
- 拼音: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釋:
- 背:違背。信:信用;棄:丟棄;義:道義。不講信用。不講道義也作“棄信忘義”。
- 出處:
- 《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鄰,棄信忘義。”
- 10 鉤心斗角
- 拼音: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釋:
- 鉤:牽結。心:宮室的中心。斗:結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結構的交錯、精巧;后指各用心計;互相斗爭。
- 出處:
- 唐 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離心離德的反義詞
“離心離德”單字解釋
* 離心離德的近義詞有:三心二意,分崩離析,各行其是,同床異夢,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明槍暗箭,朝秦暮楚,背信棄義,鉤心斗角,離心離德[lí xīn lí dé]的解釋:心:思想;德:信念。思想不統一;信念不一致。形容人心各異;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