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蛇尾的近義詞
虎頭蛇尾的近義詞有:一曝十寒,為德不卒,半途而廢,大頭小尾,頭重腳輕,有頭無尾,有始無終,虎頭鼠尾,龍頭蛇尾,虎頭蛇尾[hǔ tóu shé wěi]的解釋: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出自:元 康進之《李逵負棘》第二折:“則為你兩頭白面搬興廢,轉背言詞說是非,這廝狗行狼心,虎頭蛇尾。”
虎頭蛇尾的近義詞詳解
- 1 一曝十寒
- 拼音:
- yī pù shí hán
- 解釋:
- 曝:曬。原意是說,雖然是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一天,凍十天,也不可能生長。比喻學習或工作一時勤奮,一時又懶散,沒有恒心。
- 出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2 為德不卒
- 拼音:
- wé dé bù zú
- 解釋:
- 卒:完畢,終了。指沒有把好事做到底。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公,小人也,為德不卒。”
- 3 半途而廢
- 拼音:
- bàn tú ér fèi
- 解釋:
- 半途:半途上;廢: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來。比喻事業沒做完就停止;不能善始善終。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 4 大頭小尾
- 拼音:
- dà tóu xiǎo wěi
- 解釋:
- 猶“虎頭蛇尾”。比喻做事前緊后松,有始無終。
- 出處: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3回:“這是中國官場辦事一向大頭小尾慣的,并不是做書的人先詳后略,有始無終也。”
- 5 頭重腳輕
- 拼音:
- tóu zhòng jiǎo qīng
- 解釋:
- 形容頭腦發脹;腳下無力。比喻輕重倒置;基礎不穩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協調;不平衡。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16回:“只見這十五個人頭重腳輕,一個個面面廝覷,都軟倒了。”
- 6 有頭無尾
- 拼音:
- yǒu tóu wú wěi
- 解釋:
- 只有開頭;沒有結尾。指說話做事不完整。
- 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若是有頭無尾底人,便是忠也不久。”
- 7 有始無終
- 拼音:
- yǒu shǐ wú zhōng
- 解釋:
- 有開始;沒有結尾。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
- 出處:
- 漢 揚雄《法言 孝至》:“或問:‘德有始而無終與有終而無始也,孰寧?’”
- 8 虎頭鼠尾
- 拼音:
- hǔ tóu shǔ wěi
- 解釋:
- 頭大如虎,尾細如老鼠。比喻做事起始時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
- 出處:
- 明·謝榛《四溟詩話》:“律詩無好結句,謂之虎頭鼠尾。”
- 9 龍頭蛇尾
- 拼音:
- lóng tóu shé wěi
- 解釋:
- 比喻開頭盛大,結尾衰減
- 出處:
-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如在歐公文集序,先說得許多天來底大,恁地好了,到結束處,卻只如此,蓋不止龍頭蛇尾矣。”
虎頭蛇尾的反義詞
“虎頭蛇尾”單字解釋
* 虎頭蛇尾的近義詞有:一曝十寒,為德不卒,半途而廢,大頭小尾,頭重腳輕,有頭無尾,有始無終,虎頭鼠尾,龍頭蛇尾,虎頭蛇尾[hǔ tóu shé wěi]的解釋:頭大像老虎一樣;尾巴像蛇一樣細。比喻做事有始無終;起初聲勢很大;后來勁頭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