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犬吠日的近義詞
蜀犬吠日的近義詞有:吳牛喘月,大驚小怪,孤陋寡聞,少見多怪,桑中生李,狂犬吠日,粵犬吠雪,蟬不知雪,遼東豕,蜀犬吠日[shǔ quǎn fèi rì]的解釋: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出自: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蜀犬吠日的近義詞詳解
- 1 吳牛喘月
- 拼音:
- wú niú chuǎn yuè
- 解釋:
- 吳牛:指產于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 出處:
- 漢 應劭《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 2 大驚小怪
- 拼音:
- dà jīng xiǎo guài
- 解釋:
- 指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驚訝、奇怪。
- 出處:
- 宋 朱熹《答林擇之書》:“要須把此事來做一平常事看,樸實頭做將去,久之自然見效,不必如此大驚小怪,起模畫樣也。”
- 3 孤陋寡聞
- 拼音:
- gū lòu guǎ wén
- 解釋:
- 學識短淺;見聞不廣。陋:見聞不廣;寡:少。
- 出處: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記》:“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 4 少見多怪
- 拼音: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解釋:
- 少見:見識少。見識太少;遇到事情就以為奇怪。多形容見聞淺陋。
- 出處:
- 漢 牟融《理惑論》:“諺云:'少所見,多所怪,睹駱駝,言馬腫背。”
- 5 桑中生李
- 拼音:
- sāng zhōng shēng lǐ
- 解釋:
- 桑樹上長李樹。比喻少見多怪
- 6 狂犬吠日
- 拼音:
- kuáng quǎn fèi rì
- 解釋:
- 瘋狗對著太陽亂叫。比喻壞人自不量力地叫囂。
- 出處:
-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屈子賦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
- 7 粵犬吠雪
- 拼音:
- yuè quǎn fèi xuě
- 解釋:
- 兩廣很少下雪,狗看見下雪就叫。比喻少見多怪。
- 出處:
- 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前六七年,仆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
- 8 蟬不知雪
- 拼音:
- chán bù zhī xuě
- 解釋:
-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 出處:
- 漢·桓寬《鹽伯論·相刺》:“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蟬之不知雪堅。”
- 9 遼東豕
- 拼音:
- liáo dōng shǐ
- 解釋:
- 遼東:地名,今遼寧省遼河以東;豕:豬。比喻知識淺薄,少見多怪
- 出處: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豕也。”
“蜀犬吠日”單字解釋
* 蜀犬吠日的近義詞有:吳牛喘月,大驚小怪,孤陋寡聞,少見多怪,桑中生李,狂犬吠日,粵犬吠雪,蟬不知雪,遼東豕,蜀犬吠日[shǔ quǎn fèi rì]的解釋:蜀:四川省的簡稱;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見太陽,出太陽就要叫。比喻少見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