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怒目的近義詞
金剛怒目的近義詞有:凜然難犯,張牙舞爪,怒容滿面,怒目切齒,疾言厲色,金剛努目,青面獠牙,金剛怒目[jīn gāng nù mù]的解釋:金剛:舊時寺院山門內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稱四大金剛。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剛努目”。出自:宋 龐元英《談藪 薛道衡》:“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
金剛怒目的近義詞詳解
- 1 張牙舞爪
- 拼音: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釋:
- 張:顯露;張開;張牙:張開嘴露著牙;舞:揮舞;揮動。原形容野獸兇猛的樣子。現多比喻敵人或壞人猖狂兇惡的樣子。
- 出處:
- 《敦煌變文集 孔子項托相問書》:“魚生三日游于江湖,龍生三日張牙舞爪。”
- 2 怒容滿面
- 拼音:
- nù róng mǎn miàn
- 解釋:
- 滿臉怒氣
- 出處: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老殘看剛弼怒容滿面,連聲吆喝,卻有意嘔著他頑,便輕輕的說道:‘你先莫問我是什么人,且讓我說兩句話。’”
- 3 怒目切齒
- 拼音:
- nù mù qiè chǐ
- 解釋:
- 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憤恨之極的樣子。切齒:咬緊牙齒。
- 出處:
- 晉 劉伶《酒德頌》:“怒目切齒,陳說禮法,是非鋒起。”
- 4 疾言厲色
- 拼音:
- jí yán lì sè
- 解釋:
- 疾:急速;厲:嚴厲。說話急躁;臉色嚴厲。常用來形容人發怒時說話的表情態度。
- 出處:
- 元 劉壎《隱居通議 文章四》:“平居于人無忤,睦親族以禮,撫臧獲以恩,未嘗疾言厲色。”
- 5 金剛努目
- 拼音:
- jīn gāng nǔ mù
- 解釋:
-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出處:
- 《太平廣記》卷一七四引宋·龐元英《談藪·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嘗游鐘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憮然不能對。”
- 6 青面獠牙
- 拼音: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解釋:
- 青面:靛青色的臉;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長牙。鐵青的面孔上長著很長的牙齒。形容妖魔鬼怪猙獰可怖的面孔。
- 出處: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圓駕》:“似這般猙獰漢,叫喳喳。在閻浮殿見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金剛怒目的反義詞
“金剛怒目”單字解釋
* 金剛怒目的近義詞有:凜然難犯,張牙舞爪,怒容滿面,怒目切齒,疾言厲色,金剛努目,青面獠牙,金剛怒目[jīn gāng nù mù]的解釋:金剛:舊時寺院山門內的四大天王塑像;俗稱四大金剛。形容面目威猛可怕。原作“金剛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