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墻鐵壁的近義詞
銅墻鐵壁的近義詞有:固若金湯,森嚴壁壘,牢不可破,金城湯池,鐵壁銅墻,銅城鐵壁,銅壁鐵墻,銅山鐵壁,銀山鐵壁,高城深池,銅墻鐵壁[tóng qiáng tiě bì]的解釋:銅做的城墻;鐵打的營壘。比喻堅固而不可摧毀的事物。也比喻堅固嚴密的防御。出自:元 無名氏《謝金吾》楔子:“孩兒此一去,隨他銅墻鐵壁,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
銅墻鐵壁的近義詞詳解
- 1 固若金湯
- 拼音:
- gù ruò jīn tāng
- 解釋:
- 金:指金城;金屬鑄造的城墻;湯:指湯池開水一樣滾燙的護城河。堅固得像金城、湯池一樣。形容陣地或所守衛的地方非常牢固。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 2 森嚴壁壘
- 拼音:
- sēn yán bì lěi
- 解釋:
- 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 出處:
- 毛澤東《西江月 井岡山》詞:“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
- 3 牢不可破
- 拼音:
- láo bù kě pò
- 解釋:
- 牢:堅固。非常堅固;不可摧毀。
- 出處:
- 唐 韓愈《平淮西碑》:“大官臆決唱聲,萬口和附,并為一談,牢不可破。”
- 4 金城湯池
- 拼音:
- jīn chéng tāng chí
- 解釋:
- 城:城墻;池:護城河;湯:熱水。金屬鑄造的城墻;沸騰的護城河水。形容城池防守非常堅固。
- 出處:
- 東漢 班固《漢書 蒯通傳》:“邊地之城,必將嬰城固守,皆為金城湯池,不可攻也。”
- 5 鐵壁銅墻
- 拼音:
- tiě bì tóng qiáng
- 解釋:
- 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 出處: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0回:“果然是鐵壁銅墻,端的是人強馬壯。”
- 6 銅城鐵壁
- 拼音:
- tóng chéng tiě bì
- 解釋:
- 見“銅墻鐵壁”。
- 出處:
- 清·嚴如熤《三省邊防備覽·策略》:“民間之作寨堡者,亦飭令仿效為之,處之銅城鐵壁矣。”
- 7 銅壁鐵墻
- 拼音:
- tóng bì tiě qiáng
- 解釋:
- 銅鐵做成的墻壁。比喻防御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 出處:
-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51回:“長弓硬弩護轅門,銅壁鐵墻齊隊伍。”
- 8 銅山鐵壁
- 拼音:
- tóng shān tiě bì
- 解釋:
- 形容堅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賴的堅強人物。
- 出處:
- 《宋史·李伯玉傳》:“趙汝騰嘗薦八士,各有品目,于伯玉曰:‘銅山鐵壁。’立朝風節,大較似之。”
- 9 銀山鐵壁
- 拼音:
- yín shān tiě bì
- 解釋:
- 比喻十分堅固,不可摧毀的事物。
- 出處: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130卷:“元城在南都,似個銀山鐵壁。”
- 10 高城深池
- 拼音:
- gāo chéng shēn chí
- 解釋:
- 池:護城河。城墻很高,護城河很深。形容防衛堅固。
- 出處:
- 荀況《荀子 議兵》:“故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
銅墻鐵壁的反義詞
“銅墻鐵壁”單字解釋
* 銅墻鐵壁的近義詞有:固若金湯,森嚴壁壘,牢不可破,金城湯池,鐵壁銅墻,銅城鐵壁,銅壁鐵墻,銅山鐵壁,銀山鐵壁,高城深池,銅墻鐵壁[tóng qiáng tiě bì]的解釋:銅做的城墻;鐵打的營壘。比喻堅固而不可摧毀的事物。也比喻堅固嚴密的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