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暴安良的近義詞
除暴安良的近義詞有:為民除害,伐罪吊民,劫富濟貧,吊民伐罪,安良除暴,鋤強扶弱,除殘去穢,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g]的解釋:暴:暴徒;泛指給人民帶來危害的人;安:安順、安撫;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為非作歹的壞人;安撫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出自: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0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除暴安良的近義詞詳解
- 1 為民除害
- 拼音:
- wèi mín chú hài
- 解釋:
- 替老百姓鏟除禍害。為:替;給。
- 出處: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秦宓傳》:“禹疏江決河,東注于海,為民除害,生民已來功莫先者。”
- 2 伐罪吊民
- 拼音:
- fá zuì diào mín
- 解釋:
- 伐:討伐。吊:慰問。討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為發動戰爭的口號
- 出處:
- 南朝(梁)任方《百辟勸進今上箋》:“伐罪吊民,一匡靖亂。”
- 3 劫富濟貧
- 拼音:
- jié fù jì pín
- 解釋:
- 劫:奪取;濟:救濟。強奪富人的財物;救濟窮苦的百姓。
- 出處:
- 蔡東藩、許厪父《民國通俗演義》第25回:“ 劫富濟貧,自張一幟。”
- 4 吊民伐罪
- 拼音:
- diào mín fá zuì
- 解釋:
- 吊:慰問;伐:討伐。慰問受苦的人民,討伐有罪的統治者。
- 出處:
- 《宋書 索虜傳》:“興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積后己之情。”
- 5 安良除暴
- 拼音:
- ān liáng chú bào
- 解釋:
- 安撫善良的人,鏟除強暴的人。
- 出處:
-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三俠五義》間在敘勇俠之士,游行村市,安良除暴,為國立功。”
- 6 鋤強扶弱
- 拼音:
- chú qiáng fú ruò
- 解釋:
- 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 出處: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2卷:“此等鋤強扶弱的事,不是我,誰人肯做?”
- 7 除殘去穢
- 拼音:
- chú cán qù huì
- 解釋:
- 殘:殘暴。穢:污穢,比喻惡勢力。清除社會上的殘暴、腐朽勢力。
- 出處:
- 《后漢書·梁統傳》:“仁者愛人,義者政理,愛人以除殘為務,政理以去亂為心。”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故在濟南,始除殘去穢,平心選舉,違忤諸常待。”
除暴安良的反義詞
“除暴安良”單字解釋
* 除暴安良的近義詞有:為民除害,伐罪吊民,劫富濟貧,吊民伐罪,安良除暴,鋤強扶弱,除殘去穢,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g]的解釋:暴:暴徒;泛指給人民帶來危害的人;安:安順、安撫;良:善良的人;良民。除掉為非作歹的壞人;安撫善良的百姓。也作“安良除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