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惡揚善的近義詞
隱惡揚善的近義詞有:不念舊惡,人棄我取,懲惡勸善,掩惡揚善,激濁揚清,遏惡揚善,陳善閉邪,隱惡揚善[yǐn è yáng shàn]的解釋:隱:隱匿;隱瞞;揚:宣揚。隱蔽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出自: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
隱惡揚善的近義詞詳解
- 1 不念舊惡
- 拼音:
- bù niàn jiù è
- 解釋:
- 念:記住;舊:過去的;惡:惡劣的行為;指怨恨;仇怨。不記住或不計較過去和別人的仇恨。
- 出處:
- 春秋 孔子《論語 公冶長》:“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 2 人棄我取
- 拼音:
- rén qì wǒ qǔ
- 解釋:
- 別人拋棄的東西我拾起來。原指商人廉價收買滯銷物品,待漲價賣出以獲取厚利,后用來表示不跟別人爭,仍然有好處。
- 出處: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 3 懲惡勸善
- 拼音:
- chéng è quàn shàn
- 解釋: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出處: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四年》:“《春秋》之稱微而顯,志而晦……懲惡而勸善。非圣人誰能修之?”
- 4 掩惡揚善
- 拼音:
- yǎn è yáng shàn
- 解釋:
- 謂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
- 出處:
- 漢·班固《白虎通·謚》:“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謚之者何?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 5 激濁揚清
- 拼音:
- jī zhuó yáng qīng
- 解釋:
- 激:沖去;抨擊;濁:不干凈的水;清:清澈的水。沖去臟水;使清水涌流。比喻批評過錯;表彰良善;揚善除惡。
- 出處:
- 《尸子 君治》:“揚清激濁,蕩去滓穢,義也。”
- 6 遏惡揚善
- 拼音:
- è è yán shàn
- 解釋:
- 遏:阻止;揚:宣揚。禁絕壞事,宣揚提倡好事。
- 出處:
-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 7 陳善閉邪
- 拼音:
- chén shàn bì xié
- 解釋:
- 陳:述說;善:善法美政;閉:堵塞。臣下對君主陳述善法美政,借以堵塞君主的邪心妄念。
- 出處:
- 《孟子·離婁上》:“責難于君謂之恭,陳善閉邪謂之敬,吾君不能謂之賊。”
隱惡揚善的反義詞
“隱惡揚善”單字解釋
* 隱惡揚善的近義詞有:不念舊惡,人棄我取,懲惡勸善,掩惡揚善,激濁揚清,遏惡揚善,陳善閉邪,隱惡揚善[yǐn è yáng shàn]的解釋:隱:隱匿;隱瞞;揚:宣揚。隱蔽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