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亂云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入亂云堆”全詩
龜泉半泥滓,龍洞已塵埃。
潄竹渾忘醉,穿花浪費才。
何人題寶塔,千載仰崔嵬。
分類:
《褒禪山有于湖所題寶塔二字》李繁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褒禪山有于湖所題寶塔二字
路入亂云堆,
僧房四面開。
龜泉半泥滓,
龍洞已塵埃。
潄竹渾忘醉,
穿花浪費才。
何人題寶塔,
千載仰崔嵬。
褒禪山上有一座寶塔,題字者為于湖。前行之路上亂云飄渺,周圍僧舍錯落開敞。龜泉水流泥濘,龍洞已塵封。那飲過的竹子已經忘卻了昔日的酒宴,癡迷于穿花的游玩。多少人崇敬地題寫過這座寶塔,千載以來仍然仰望崔嵬的高聳身姿。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褒禪山上的寶塔和題字于湖的情景,通過描繪山脈、僧舍和景觀的變遷,反映了時光荏苒、萬物更迭的現象。另外,詩中還透露出人們對于歷史遺跡的敬仰和傾慕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于歷史遺跡的敬畏和景觀的變遷所帶來的思考。詩中通過描繪褒禪山上的寶塔和周圍的景色來傳達這種感覺。通過對景觀的描繪,詩人表達出了時間的流轉和萬物變化的情感。同時,最后兩句“何人題寶塔,千載仰崔嵬。”則透露出人們對于歷史的敬仰與渴望,反映了人們心中對于傳統文化的追求和對歷史遺跡的敬仰。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山、水、花等景物,抓住了人們對于歷史遺跡的敬仰之情。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詩人成功地傳達了對于歷史和文化的思考與思索。
“路入亂云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o chán shān yǒu yú hú suǒ tí bǎo tǎ èr zì
褒禪山有于湖所題寶塔二字
lù rù luàn yún duī, sēng fáng sì miàn kāi.
路入亂云堆,僧房四面開。
guī quán bàn ní zǐ, lóng dòng yǐ chén āi.
龜泉半泥滓,龍洞已塵埃。
shù zhú hún wàng zuì, chuān huā làng fèi cái.
潄竹渾忘醉,穿花浪費才。
hé rén tí bǎo tǎ, qiān zǎi yǎng cuī wéi.
何人題寶塔,千載仰崔嵬。
“路入亂云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