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槭愁飛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槭槭愁飛翻”全詩
驚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
草木雖無知,養本亦足論。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滋口芬羶亂,悅耳聲音繁。
眾攻日外戰,目暗天地昏。
不問昆侖清,但愛長波渾。
神馳正氣潰,白日鬼瞰門。
分類:
《雜詩》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是宋代詩人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意味豐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探討人性和道德等主題,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悲涼情感和對世態炎涼的思考。
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霜葉下高枝,紛紛擁寒根。
秋天的霜葉堆積在高高的枝干上,紛紛擁擠著寒冷的根。
這兩句以自然景物為切入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用“霜葉”、“高枝”和“寒根”等詞語,營造出一種沉寂、凄涼的氛圍。
驚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
忽然的風掃過了空曠的庭院,楓樹葉紛紛悲愁地翻飛。
這兩句由“風”和“庭院”引出人類的情感,以“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等表達方式,傳遞了一種憂愁和悲傷的情緒。
草木雖無知,養本亦足論。
盡管草木沒有智慧,但它們的生長也有可言之處。
這兩句通過對草木的描述,暗含著生命的哲學思考,表達了生命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人生應當感悟自然的變化和演化,崇尚貧乏和本性的真理。
這兩句探討了人性和道德的主題,提出了對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滋口芬羶亂,悅耳聲音繁。
口中充滿了香甜和苦澀,悅耳的聲音紛繁。
這兩句以感官的觸發為切入點,通過“滋口芬羶亂”和“悅耳聲音繁”等形容詞,描繪了世間的各種感覺和享受。
眾攻日外戰,目暗天地昏。
眼中看到的都是戰爭和分裂,眼界局限天地昏暗。
這兩句以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引出社會和政治的暗示,通過“眾攻日外戰”和“目暗天地昏”等詞匯的運用,表達了對于世態炎涼的反思。
不問昆侖清,但愛長波渾。
不求昆侖山的純凈,只愛蔓延遼闊的長江波浪。
這兩句發出了對于自然之美的稱贊和熱愛,傳遞了對于自然力量的崇敬和追捧。
神馳正氣潰,白日鬼瞰門。
精神飄蕩,正氣潰散,白天里鬼魂盯著門口。
這兩句通過“神馳正氣潰”和“白日鬼瞰門”的形容詞語,揭示了人性和道德的淪喪以及社會的陰暗面。
《雜詩》以自然景物為切入點,通過描繪自然的變化和人類的感悟,展現了作者對于生命、人性和社會的思考。通過對詩中各句的解析,我們可以感受到李復對于現實世界的悲涼和對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對于自然、人性和道德的思索和反思。這首詩詞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是宋代詩歌中重要的一篇作品。
“槭槭愁飛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雜詩
shuāng yè xià gāo zhī, fēn fēn yōng hán gēn.
霜葉下高枝,紛紛擁寒根。
jīng fēng dù xū tíng, qī qī chóu fēi fān.
驚風度虛庭,槭槭愁飛翻。
cǎo mù suī wú zhī, yǎng běn yì zú lùn.
草木雖無知,養本亦足論。
rén shēng gǎn yuán huà, dào guì qióng xìng yuán.
人生感元化,道貴窮性原。
zī kǒu fēn shān luàn, yuè ěr shēng yīn fán.
滋口芬羶亂,悅耳聲音繁。
zhòng gōng rì wài zhàn, mù àn tiān dì hūn.
眾攻日外戰,目暗天地昏。
bù wèn kūn lún qīng, dàn ài cháng bō hún.
不問昆侖清,但愛長波渾。
shén chí zhèng qì kuì, bái rì guǐ kàn mén.
神馳正氣潰,白日鬼瞰門。
“槭槭愁飛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