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時命或大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命或大繆”出自唐代李白的《紀南陵題五松山》,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shí mìng huò dà móu,詩句平仄:平仄仄仄平。

    “時命或大繆”全詩

    《紀南陵題五松山》
    圣達有去就,潛光愚其德。
    魚與龍同池,龍去魚不測。
    當時版筑輩,豈知傅說情。
    一朝和殷羹,光氣為列星。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極。
    桐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
    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
    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
    時命或大繆,仲尼將奈何。
    鸞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
    龜山蔽魯國,有斧且無柯。
    歸來歸去來,宵濟越洪波。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頭像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紀南陵題五松山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圣達之人或隱或顯,喜歡晦光韜跡,莫辨智愚。
    魚龍同池,魚知道何時龍將飛去?
    當時和傅說一起打工的人,知道他日后會騰達嗎?
    可是當他遇到殷朝武丁的賞識以后,不是成為了國家的棟梁,氣沖斗牛嗎?
    伊尹據說是生于桑樹間的,來歷不明,寄養在廚房師傅那里,長大以后也能輔佐殷朝啊!
    當太子當皇帝以后道德敗壞,伊尹照樣把他禁閉在銅宮中,自己毫無愧色擔當起攝政的責任。
    三年以后,太子改邪歸正,伊尹又重新立他為帝,而自己仍舊發誓擔負輔翼的角色。
    這是件多么膾炙人口的事情,留下了萬古英名。
    當時運太背的時候,孔夫子也是沒有辦法的。
    鳳凰的巢穴也會顛覆,麒麟也不到來,喝水都塞牙。
    小人蒙蔽君王,就像龜山的陰影蒙蔽魯國一樣,有才無權位,能起什么作用呢?
    還不如歸來,隱居山林,等待時機。

    注釋
    1、南陵:唐縣名,在今安徽南陵。
    2、五松山:山名,在今安徽銅陵西北。
    3、圣達:才智高超的人。
    4、就:歸、趨、從。
    5、潛光:指避世。《晉書·郭瑀傳》:“潛光九皋,懷真獨遠。”
    6、愚其德:有德而其貌若愚。《史記》:“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7、魚與龍:魚,喻一般人。龍,喻圣達。
    8、傅說(fù yuè)情:傅說操筑于傅巖,殷高宗得之,命為相,致殷中興。《韓詩外傳》:傅說負土而板筑,以為大夫,其遇武丁也。李善《文選注》:“郭璞《三蒼解詁》曰:板,墻上下板。筑,杵頭鐵沓也。”
    9、和殷羹(gēng):這是殷高宗命傅說作相之詞,說他是國家極需要的人。《尚書·說命》:“若歲大旱,用汝作霖雨。若作和羹,爾惟鹽梅。”
    10、為列星:相傳傅說死后,其精神“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晉書·天文志》:“傅說一星,在尾后。”《莊子》:“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于列星。”陸德明《音義》:“崔云:傅說死,其精神乘東維,托龍角,乃為列宿,今尾上有傅說星。”
    11、伊尹生空桑:《呂氏春秋·本味》:“有先氏女子采桑,得嬰兒于空桑之中,獻之其君。”《水經注》: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嬰兒于空桑中,言其母孕于伊水之濱,夢神告之曰:“臼水出而東走。”母明視,而見臼水出焉,告其鄰居而走,顧望其邑,咸為水矣。其母化為空桑,子在其中,有莘氏女取而獻之,命養于庖,長有賢德,殷以為尹,曰伊尹也。此二句介紹伊尹童年成長經歷。
    12、捐庖佐皇極:《史記·殷本紀》載: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湯任以國政,致于王道。
    13、桐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伊尹將太甲放逐到桐宮,以使其悔過。桐宮,位于商湯墓附近。
    14、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史記》:“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太甲,而授之政。”“委質”有二解。《左傳》:“策名委質。”孔穎達曰,“質,形體也。拜則屈膝而委身體于地,以明敬奉之也。”章懷太子《后漢書注》:“委質,猶屈膝也。《國語》:委質為臣,無有二心。韋昭解:質,贄也。士贅以雉,委質而退。”《史記索隱》:“服虔注:左氏云古者始仕,必先書其名于策,委死之質于君,然后為臣。示必死節于其君也。”依前二說,作“哲”音讀。依后二說,作“至”音讀。此二句說太甲三年后悔過改善,伊尹將其接回,重新掌管政權,自己繼續輔佐。
    15、則:法則、榜樣。
    16、時命或大繆(miù):謂命運不濟,生不逢時。《莊子》:“時命大謬也。”命,命運。繆,差錯。
    17、仲尼:孔子的字。
    18、鸞(luán)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孔子家語》:“孔子自衛入晉,至河,聞趙簡子殺竇犨鳴犢、舜華,乃臨河而嘆曰:‘丘聞之,刳胎殺夭,麒麟不至其郊;覆巢破卵,鳳皇不翔其邑。何則?君子違傷其類也。’遂還,息于陬。”
    19、龜山蔽魯國,有斧且無柯:孔子《龜山操》:“予欲望魯,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樂府詩集》:“《琴操》曰:《龜山操》,孔子所作也。季桓子受齊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作此曲,以喻季氏若龜山之蔽魯也。”《元和郡縣志》:龜山,在充州泗水縣東北七十里。陸賈《新語》:“有斧無柯,何以治之?”
    20、宵濟:夜渡。

    紀南陵題五松山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公元754年(天寶十三年),為安史之亂的一年。此年春天,李白游于金陵。五月,至揚州。青年詩人魏萬千里追尋李白而至,相見甚歡,又一同返金陵。李白把自己身邊的詩文全部交給魏萬,囑咐魏萬編集。隨后,李白聞說日本友人晁衡回國途中遇難,感傷地作詩哀悼。之后,李白周游南陵、秋浦、青陽、涇縣,登九華山。這首詩即是作者在南陵游玩時所作。

    紀南陵題五松山賞析

      李白這首長詩,主要以三位古代圣賢的事跡構作而成。詩人借古抒懷、以典述志,明晰地表達出詩人仕途“窮達”觀,含蓄地透露出詩人晚年的悲愁幽恨。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一般尤為仕人遵奉的信條,李白亦不例外。這首詩中以傅說和伊尹兩典來寫“達”。要“達”,一要仕人必須是一個人才,是池中之“龍”,要發圣賢之光,懷圣賢之德,具“佐皇極”之才能;要“達”,二要君主必須慧眼識賢才。殷高宗思賢若渴,夢得圣人,遍訪天下,終于在從事筑墻勞動的努力中找到了賢相傅說;伊尹不過是商湯妻有莘氏的奴隸,又當過廚子,商湯卻不嫌其地位低賤,委以相位。這樣,“達”者就能“兼濟天下”,一展宏圖。殷商時期不被人理解的傅說曾運籌帷幄,大興殷室,死后亦化為天上星宿,他確是古來圣賢璀璨星群中的佼佼者。伊尹的治績更為輝煌,他助湯攻擊夏桀,又歷佐卜丙、仲壬兩王,當太甲無道時,他果斷地將其放逐于桐宮,自己攝政,直至三年后太甲悔過修道,才復其帝位,忠心輔助。這種政績,不由得使詩人無限虔誠地吟出了“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的贊美。由此可見,“達”既是有才、適才、用才、成才的過程,又是君臣相悅、共治國政的過程。因此,“達”成了有為仕人、賢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第三個孔子的典故是寫“窮”。時世乘謬,運命不濟,圣賢仲尼也無可奈何。孔子一生奔走于衛、陳、齊、楚等列國間,四處碰壁。他自衛入晉,聞趙簡子殺二賢臣,曾感慨賢才求仕五路。他也曾登魯國龜山,作《孔子龜山操》,視季桓子若龜山之蔽魯,深感自己手無權柄,仕途窘窮,無法實現三代仁政,不得已而歸來牑下,厄而著《春秋》。詩中三個典故均舉名相大賢的事例,分析仕途甘苦,發窮達之論。

      詩中大部分篇幅寫古時賢達者的豐功偉績,表現了詩人對他們的艷羨、贊美和自身“懷才不遇”的感慨;而在孔子的典故中既對圣賢大德的儒家鼻祖一生窘窮寄于同情,還為自己與之類似的“窮”途末路悲憤不已。詩人所以舉孔子為仕“窮”的例子,還因為孔子明知理想難以實現,仍“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追求從政理想的精神與自己產生了共鳴。綜上所述,李白的仕途“窮達”觀以“達”——入世濟民為核心的,他的憂喜備份由此而來,他的進步、偉大也由此而來。

    “時命或大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nán líng tí wǔ sōng shān
    紀南陵題五松山

    shèng dá yǒu qù jiù, qián guāng yú qí dé.
    圣達有去就,潛光愚其德。
    yú yǔ lóng tóng chí, lóng qù yú bù cè.
    魚與龍同池,龍去魚不測。
    dāng shí bǎn zhù bèi, qǐ zhī fù shuō qíng.
    當時版筑輩,豈知傅說情。
    yī zhāo hé yīn gēng, guāng qì wèi liè xīng.
    一朝和殷羹,光氣為列星。
    yī yǐn shēng kōng sāng, juān páo zuǒ huáng jí.
    伊尹生空桑,捐庖佐皇極。
    tóng gōng fàng tài jiǎ, shè zhèng wú kuì sè.
    桐宮放太甲,攝政無愧色。
    sān nián dì dào míng, wěi zhì zhōng fǔ yì.
    三年帝道明,委質終輔翼。
    kuàng zāi zhì rén xīn, wàn gǔ kě wèi zé.
    曠哉至人心,萬古可為則。
    shí mìng huò dà móu, zhòng ní jiāng nài hé.
    時命或大繆,仲尼將奈何。
    luán fèng hū fù cháo, qí lín bù lái guò.
    鸞鳳忽覆巢,麒麟不來過。
    guī shān bì lǔ guó, yǒu fǔ qiě wú kē.
    龜山蔽魯國,有斧且無柯。
    guī lái guī qù lái, xiāo jì yuè hóng bō.
    歸來歸去來,宵濟越洪波。

    “時命或大繆”平仄韻腳

    拼音:shí mìng huò dà móu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時命或大繆”的相關詩句

    “時命或大繆”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時命或大繆”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時命或大繆”出自李白的 《紀南陵題五松山》,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