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煙微認塞云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狼煙微認塞云底”全詩
雁陣不沖羌笛怨,狼煙微認塞云底。
蕎花露濕堆空塹,蓼水泓澄截古堤。
漸近界何分內外,野禽嘐戛路東西。
分類:
《河北行》李含章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北行》是宋代詩人李含章寫的一首詩,描繪了一個士兵奉命出征的情景。詩中展示了作者對戰爭的思考,以及對士兵生活的描寫。
詩中的主題是戰爭和士兵的生活。作者在詩中描述了自己穿上征衣向河北出發的場景,遠遠望見連綿起伏的沙丘和覆蓋著白色青草的大地。雖然聽到了嚶嚶的怨笛聲,卻看不到雁陣與狼煙,只能隱約看到沙漠上的塞云。詩中還描述了道路兩旁堆滿濕漉漉的蕎花和清澈的蓼水,以及古老而堅實的堤壩。詩的最后,作者感嘆著界限之間的分隔和野禽的吶喊。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大致是:為了儒家的使命,我穿上征衣,遠征到河北。遠處的戰斗正迎來與雁陣相呼應的羌笛聲,而狼煙則在蒼茫的塞云中隱約可見。沙丘上堆滿了濕漉漉的蕎花,在古老而堅實的堤岸邊,蓼水澄清如鏡。愈加靠近邊境,內外的界限愈發模糊,野禽在路東西兩旁吶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出征士兵的場景,表達了戰爭環境的荒涼和殘酷。通過詩中的景物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偌大的沙漠與廣袤的大地,以及戰爭給士兵和人民帶來的苦難。作者通過描述道路旁的蕎花和蓼水,暗示了人們在戰爭的陰影下仍有一絲希望和美好。最后的界限模糊和野禽的吶喊也可以理解為對戰爭邊界的質疑和對和平的向往。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戰爭場景和士兵生活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細節的刻畫,詩中充滿了畫面感,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希望的源泉。
“狼煙微認塞云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běi xíng
河北行
wèi rú hái jiě zhe zhēng yī, yuǎn shù shā lián bái cǎo qí.
為儒還解著征衣,遠戍沙連白草齊。
yàn zhèn bù chōng qiāng dí yuàn, láng yān wēi rèn sāi yún dǐ.
雁陣不沖羌笛怨,狼煙微認塞云底。
qiáo huā lù shī duī kōng qiàn, liǎo shuǐ hóng chéng jié gǔ dī.
蕎花露濕堆空塹,蓼水泓澄截古堤。
jiàn jìn jiè hé fèn nèi wài, yě qín xiāo jiá lù dōng xī.
漸近界何分內外,野禽嘐戛路東西。
“狼煙微認塞云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