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有書招不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有書招不至”全詩
幾度有書招不至,應慚側翅傍他人。
分類:
《北園酌酒觀鶴》李匡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園酌酒觀鶴》是宋代詩人李匡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詩人靜靜地觀賞著一只白鶴在池塘中游動,在他看來,這只白鶴比起華美的衣袍、輕盈的妝飾來,更具有吸引力。然而,雖然詩人多次招呼這只鶴過來,但它總是選擇靠近其他人。詩人為此感到羞愧。
詩中使用了瀺灂和玄裳這兩種華貴的衣飾來形容詩人外在的美麗與精致,但在詩人看來,這些衣飾遠不如一只自由自在的鶴引人注目。在詩人的心里,自然與寧靜的存在才是真正美麗的。
這首詩通過對比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天然而美麗的自然景象的向往,以及對人造物的一種反思和自省。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靜靜地看著池塘里游動的鶴,
它的鱗片閃爍得比華貴的衣裳還美麗。
多次招呼它過來,卻總是選擇靠近別人。
我感到羞愧,這只鶴比我還要聰明。
詩意和賞析:
《北園酌酒觀鶴》通過描繪一只自由自在飛翔的白鶴,以及詩人與之相比的心態,表達了人對自然之間的渴望與反思。詩人欣賞鶴的飛翔,看到它的自由、潔白和高貴,心生羨慕之情。而與之相比,詩人認為自己的衣著與裝束雖然華貴,卻無法與鶴媲美。這里,作者通過自省和反思,提出了審視自身的問題。
整首詩以觀鶴為引子,借鑒鶴與人形成鮮明對比的形象來表達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也在對人造物的審視中表達了一種對內心深處求真向善的深思。同時,《北園酌酒觀鶴》所展示的對自然之美的崇拜和對個人境遇的思考,與宋代文人渴望超脫紛擾、追求自然之美的精神追求是相呼應的。這首詩描繪了一番寧靜、自由而美麗的景象,給人一種深思熟慮的美感和意境。
“幾度有書招不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yuán zhuó jiǔ guān hè
北園酌酒觀鶴
jìng kàn chán zhuó jǐ yóu lín, zhēng shì xuán shang gǎo mèi chūn.
靜看瀺灂幾游鱗,爭似玄裳縞袂春。
jǐ dù yǒu shū zhāo bù zhì, yīng cán cè chì bàng tā rén.
幾度有書招不至,應慚側翅傍他人。
“幾度有書招不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