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險九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路險九折”全詩
牛刀豈非宜,能巧不如拙。
分類:
《題莞爾堂》連澗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題莞爾堂》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仰觀眾星團,俯察自身皺。
衣惹閑塵滿,鬢禁落花愁。
眼穿庭樹暮,心轉故園秋。
一點浮光亂,輪臺倒影稠。
昨宵雨巷風,楊柳斜陽樓。
醉臥小亭闌,人間已深秋。
中文譯文:
明亮的月光照耀在松樹之間,清澈的泉水流過石頭。
抬頭仰望繁星的聚集,低頭俯視自身的皺紋。
衣裳因為牽涉塵埃而布滿了污垢,鬢發禁止優雅的花朵落下。
眼睛透過庭院樹木看到暮色,心思轉回了過去的故園秋景。
一點點浮光亂糟糟,輪臺上倒映出稠密的影像。
昨夜雨巷中的風聲,楊柳傾斜在夕陽下的樓臺上。
醉臥在小亭闌珊處,人間已經是深秋。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題莞爾堂》描繪了作者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人用深情的筆觸,展現了月光下松樹的美麗、清泉流動的寧靜和繁星的輝煌,從而表現出一種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
同時,詩人以自身為鏡,審視自己的皺紋,流露出對光陰易逝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他呼應著自然界的變化,感受到時光帶來的滄桑和歲月的流轉,而人生的無常和短暫感也在其中體現。
詩人通過抒發對美好時光的懷念,以及對自然與生命的觸動,表達了對傳統美德的追求和尊重。他將牛刀的鋒利和巧妙與拙樸相對比,以表明在世俗的生活中,溫暖情感和內在的純凈才是更為珍貴的。
此外,詩人還通過描述庭院中的樹木、昔日的情景以及醉臥在小亭中等情節,傳遞了一種懷舊之情和對深秋的美好向往。整首詩具有明快的意境,以及充滿了對自然與人生的感悟,給人以深思和靜謐之感。
“世路險九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ǎn ěr táng
題莞爾堂
rén xīn shēn bǎi chuān, shì lù xiǎn jiǔ zhé.
人心深百川,世路險九折。
niú dāo qǐ fēi yí, néng qiǎo bù rú zhuō.
牛刀豈非宜,能巧不如拙。
“世路險九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