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影落此山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年影落此山秋”出自宋代林昉的《南屏山畫猿》,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hé nián yǐng luò cǐ shān qiū,詩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何年影落此山秋”全詩
《南屏山畫猿》
古木懸藤臂半鉤,何年影落此山秋。
三聲遠憶巴江月,夜半孤舟起客愁。
三聲遠憶巴江月,夜半孤舟起客愁。
分類:
《南屏山畫猿》林昉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屏山畫猿》是宋代文人林昉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述南屏山上石壁畫猿為題材,描繪了寂靜的山間景色和詩人的孤寂心境。
古木懸藤臂半鉤,
何年影落此山秋。
三聲遠憶巴江月,
夜半孤舟起客愁。
中文譯文:
古老的樹上,藤條彎曲如臂半環。
多少年來,猿猴的身影在山坡上投下秋色。
三聲叮當的鐘聲,使我遙憶巴江上的明月,
深夜里,孤舟起航,讓旅客感到憂愁。
通過描繪古木和懸藤,詩中展示了自然山水的靜謐與崢嶸。在深秋時節,猿猴舞動的身影落在山坡上,給人一種寧靜與美麗的感覺。詩人以山色作為載體,表達了自己對大自然景色的難以忘懷之情,與時光撫慰過去的記憶。
詩中的“三聲”指的是巴江上敲鐘的聲音,詩人通過遠道傳來的鐘聲,使他想起了對江上明月的思念之情。夜深人靜時,孤舟起航,孤獨的旅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和思鄉之情。
這首詩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味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出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緒。通過猿猴與鐘聲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然與人類的互動,以及對過去時光的眷戀。整首詩以景入情,將自然景色與人情結合,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何年影落此山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píng shān huà yuán
南屏山畫猿
gǔ mù xuán téng bì bàn gōu, hé nián yǐng luò cǐ shān qiū.
古木懸藤臂半鉤,何年影落此山秋。
sān shēng yuǎn yì bā jiāng yuè, yè bàn gū zhōu qǐ kè chóu.
三聲遠憶巴江月,夜半孤舟起客愁。
“何年影落此山秋”平仄韻腳
拼音:hé nián yǐng luò cǐ shān qiū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何年影落此山秋”的相關詩句
“何年影落此山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何年影落此山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何年影落此山秋”出自林昉的 《南屏山畫猿》,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