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可乘扁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亦可乘扁舟”全詩
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
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游。
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
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
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越中秋懷》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越中秋懷》的中文譯文是:
越水繞碧山,周回數千里。
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
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游。
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
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
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越中(現今浙江地區)秋天的心情和景物。作者稱贊越水環繞著碧山,繞行數千里,如同一幅畫卷懸掛在天上。他熱愛這樣的景色,愿意像冥冥之中尋找它,并且永遠懷念在湍急的水流中游弋的時光。作者自稱是波濤的旅行者,親自觀察到了十次紅蕖花開秋天的景色。觀賞波濤的雄偉與海的浩渺令人感到悲傷。他遠離故鄉,沿著西方的落日一路獨行,年歲漸晚時更感到東流不可挽回的悲傷。他認為自己不必再去探索禹王穴(禹王穴是古代神話中禹王在治水過程中修建的洞穴,象征著人們對于人生的探尋),因為最終他會回到蓬萊仙境(蓬萊山是古代神話中的仙山之一,象征著人們追求美好的歸宿)。如果不這樣想,他也可以乘坐小舟在五湖上自由旅行。
這首詩通過對于景色的描繪和對于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旅途的懷念和對于逝去時光的悲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以及對于自然和神話元素的運用,營造了深遠的詩意和意境。通過描繪自然景色來表達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使詩歌具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和哲理。這首詩以其深邃的意蘊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成為唐代李白的經典之作。
“亦可乘扁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zhōng qiū huái
越中秋懷
yuè shuǐ rào bì shān, zhōu huí shù qiān lǐ.
越水繞碧山,周回數千里。
nǎi shì tiān jìng zhōng, fēn míng huà xiāng sì.
乃是天鏡中,分明畫相似。
ài cǐ cóng míng sōu, yǒng huái lín tuān yóu.
愛此從冥搜,永懷臨湍游。
yī wèi cāng bō kè, shí jiàn hóng qú qiū.
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guān tāo zhuàng tiān xiǎn, wàng hǎi lìng rén chóu.
觀濤壯天險,望海令人愁。
lù xiá pò xī zhào, suì wǎn bēi dōng liú.
路遐迫西照,歲晚悲東流。
hé bì tàn yǔ xué, shì jiāng guī péng qiū.
何必探禹穴,逝將歸蓬丘。
bù rán wǔ hú shàng, yì kě chéng piān zhōu.
不然五湖上,亦可乘扁舟。
“亦可乘扁舟”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