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難同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白雪難同調”全詩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
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
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
云天屬清朗,林壑憶游眺。
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
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
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
分類: 言懷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翻譯及注釋
翻譯
清晨趕赴宮中,晚間往金馬門待沼。
翻看前人的殘卷遺篇,探討古賢的著述窮極奧妙。
哪怕只有片言與前人暗合,也不禁掩卷而笑。
蒼蠅點污白玉輕而易舉,《陽春》《白雪》卻難以找到同調。
我本是疏懶散漫之人,卻多次遭到狹隘之人的嘲笑。
天高云淡正值秋高氣爽,不禁回憶起昔日林壑間的游眺。
有時清風徐徐吹來,閑倚著欄干我放聲長嘯。
嚴光在桐廬溪畔垂釣,謝靈運通游天涯海角。
何時才能功成身退,從此在煙波間投釣?
注釋
⑴翰林:指翰林院,唐代翰林院學士主要負責為朝廷撰寫文件之事。集賢:指集賢殿。唐代集賢殿學士主要負責搜集、修訂書籍之事。
⑵紫禁:猶言皇宮,皇帝所居之處。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收華紫禁。”李善注:“王者之宮,以象紫微,故謂宮中為紫禁。”李延濟注:“紫禁,即紫宮,天子所居也。”
⑶金門:即金馬門,漢宮門名。漢代東方朔曾待詔金馬門,這里以翰林院比金馬門。《漢書·東方朔傳》:“待詔金門,稍得親近。”
⑷帙(zhì):書套。散帙,即打開書套讀閱書籍。《說文》:帙,書衣也。謝靈運詩:“散帙問所知。”散帙者,解散其書外所裹之帙而翻閱之也。
⑸青蠅:比喻小人的讒言。陳子昂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蓋青蠅遺糞白玉之上,致成點污,以比讒譖之言能使修潔之士致招罪尤也。
⑹白雪:曲名。其曲彌高,其和彌寡。因曲調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很少。
⑺疏散:意謂愛好自由,不受拘束。
⑻貽:遭致。褊(biǎn)促:狹隘。誚:責罵。
⑼嚴光:字子陵,東漢初隱士。桐廬溪:即今浙江省桐廬縣南富春江,江邊有嚴陵瀨和嚴子陵釣臺,傳說是嚴光當年游釣之處。章懷太子《后漢書注》:“桐廬縣南有嚴子陵漁釣處,今山邊有石,上下可坐十人,臨水,名曰嚴陵釣壇也。”
⑽謝客:即謝靈運,南朝劉宋時的山水詩人,客是其小名。生平好游山玩水,曾寫有一首題為《登臨海嶠初發疆中作與從弟惠連見羊何共和之》的詩。臨海:郡名,今浙江臨海縣。嶠:山尖而高叫嶠。張銑注:“臨海,郡名。嶠,山頂也。”
⑾謝人間:意謂辭別世俗,遁隱山林。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在長安任供奉翰林時所作。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至天寶三年(744年),李白在長安為翰林學士。當時在皇城里設有兩個學士院。一是集賢殿書院,主要職務是侍讀,也承擔一點起草內閣文書的任務;另一是翰林學士院,專職為皇帝撰寫重要文件。兩院成員都稱學士,而翰林學士接近皇帝,人數很少,所以地位高于集賢學士。李白是唐玄宗詔命征召進宮專任翰林學士的,越發光寵,有過不少關于他深受玄宗器重的傳聞。其實皇帝只把他看做文才特出的文人,常叫他進宮寫詩以供歌唱娛樂。他因理想落空,頭腦逐漸清醒起來。同時,幸遇的榮寵,給他招來了非議,甚至誹謗,更使他的心情很不舒暢。這首詩便是他在翰林院讀書遣悶,有感而作,寫給集賢院學士們的。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賞析
“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詩歌的開始,使用了虛中帶實的手法,概言自己在宮禁中的生活和感受。翰林院、集賢殿都在宮禁中,故言“晨趨紫禁中”。從表面看,又是“紫禁”,又是“金門”,不僅說明職務之重要,還更帶有一種顯赫的威勢、甚至炫耀的口吻。的確,當時翰林供奉的地位是十分重要而又顯赫的。據《新唐書·百官志》載,玄宗初,置翰林待詔,以張說、陸堅、張九齡等為之,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章。既又選文學之士號翰林供奉,與集賢院學士分掌制詔書敕。開元二十六年(738)又改翰林供奉為學士,專掌內命,包括拜免將相、號令征伐諸大事。以后選用益重而禮遇益親,所以當時有“號為內相”或“天子私人”之稱。李白夙懷“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宏圖,當他被詔供奉翰林時,內心是異常激動的,而且初入宮禁時,他也的確曾為自己所受的殊寵與顯赫的地位而自豪。他在《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其一中曾以自詡的口吻說:“天門九重謁圣人,龍顏一解四海春。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沉淪。翰林秉筆回英盼,麟閣崢嶸誰可見?承恩初入銀臺門,著書獨在金鑾殿。龍駒雕鐙白玉鞍,象床綺席黃金盤。當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然而,時隔不久,當李白發現現實并非如此,這種天真浪漫的情緒也就慚慚消沉了。所以盡管這兩句詩表面上帶有顯赫的威勢和炫耀的語氣,但從“晨趨”與“夕待”兩個詞中,已向我們暗示了一種投閑置散而又焦慮如焚的心態。可以說“晨趨”、“夕待”也正是李白自入宮禁以來的形象寫照。
接下來具體寫投閑置散的讀書生活:“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這幾句的意思是說:我博覽珍秘的群書,深入鉆研其中的奧妙所在;如果發現有只言片語恰恰道出心曲之事,便會樂不自持、掩卷而笑。這幾句寫得輕松自如,可謂一片清機。但是,這種輕閑的讀書生活與一個身居翰林供奉之職的人來說,卻是極不協調、極不相稱的。作為翰林供奉本來所應該做的事,已如前述,而事實上李白入宮之后,只不過被視為文學弄臣,是供奉帝王后妃遣興愉樂的玩物。這對于李白來說,是痛心的,也更是悲哀的。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青蠅”句本陳子昂《宴胡楚真禁所》詩:“青蠅一相點,白璧遂成冤。”“白雪”句本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這兩句在章法上是上承“片言”二字,可以說是“片言”的具體內容。這兩句是說:我本來就是愛好自由,無拘無束之人,可每每總是遭到心胸狹隘之人的責罵。這是上承“會心”二字,從古人的至理名言中,領悟到自身遭遇的緣由所在。李白本是性格傲岸,行為放達不拘之人,但是入宮之后,卻遭到高力士、張垍等奸臣的嫉妒與讒毀。“丑正同列,害能成謗,格言不入,帝用疏之”(李陽冰《草堂集序》),愈來愈受到皇帝的疏遠與冷落。李白在《感遇四首》其四中也說:“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潔。巫山賦彩云,郢路歌白雪。舉國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惑登徒言,恩情遂中絕。”盡管此時“恩情”尚未完全中絕,但李白早已預感到了。嚴酷現實的打擊,迫使詩人不能不考慮自己的前程與人格的完善,因而詩歌的下半部分,就著重表白對另一種生活的渴望與追求。
“云天屬清朗,林壑憶游眺。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局促在宮禁之中,整日在嫉妒與讒毀中度日,不僅是對人格的迫害,也是對人性的壓抑。此時此刻,詩人不禁回憶起昔日委運自然、遨游林壑的布衣生活。那是何等的愜意:在大自然的懷抱里,面對明媚的云天與幽靜的林壑,清風徐來,倚欄長嘯。一個“閑”字,道出了詩人的心境與大自然相融合的契機所在。
接下來詩人繼續寫道:“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這兩句反映了李白對嚴光和謝靈運的企慕,希望自己將來能象他們那樣,擺脫世俗的煩惱,寄跡林下,度安閑隱逸的生活。因而詩歌的最后兩句說:“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功成身退,是李白為自己設計的人生道路,也是他畢生的生活理想。他早在二十七歲時所寫的《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中就表示過:“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后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州,不足為難矣。”其《駕去溫泉宮后贈楊山人》詩亦云:“待吾盡節報明主,然后相攜臥白云。”可以看出,李白對理想信念的追求是何等的執著,盡管在遭讒受謗,皇帝疏遠的情況下,仍抱定功成然后身退的信念。因而在政治上的期待,暫時戰勝了寄跡林下的愿望。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即從李白此時的心態與他初入宮禁時相比,則可以明顯看出其心理的變化。上文所引《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詩中,已可以看出詩人當初那種春風得意、喜不自勝的情態。此外,李白在《效古二首》其一中也以相同的情調寫道:“朝入天苑中,謁帝蓬萊宮。青山映輦道,碧樹搖煙空。謬題金閨籍,得與銀臺通。待詔奉明主,抽毫頌清風。……快意切為樂,列筵坐群公。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轉蓬。早達勝晚遇,羞比垂釣翁。”但是此時此刻,詩人已不再是“羞比垂釣翁”,而是希望要在“功成”之后,決絕地表示“從此一投釣”,要像嚴光那樣,遠離塵囂,過著安閑自樂的隱居生活。
總之,這首詩突出表現了詩人那傲岸不屈、不同流俗的高潔品質,其中有對好佞小人的斥責,也有對自身遭遇及仕途的深深憂慮。盡管詩人此時仍懷有建功立業的愿望,對朝廷也還抱有一線的希望,但此后不久,詩人尚未及“功成”,便憤然離開了朝廷,踏上了自得其樂的布衣漫游生涯。可以說這首詩正是李白在長安為官時期心理轉變的一個重要標志。
這是一首“言懷”之作,像是在同“諸學士”們娓娓而談。它一反李白所常用的那種奔放的激情與奇特的夸張,而是將眼前之事及心中之想如實地一一道來,在婉轉清爽的背后,蘊籍著十分深刻而又復雜的情感。這一特點的形成,與詩人當時所處的地位及其所特有的心理狀態是密不可分的。
“白雪難同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àn lín dú shū yán huái chéng jí xián zhū xué shì
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
chén qū zǐ jìn zhōng, xī dài jīn mén zhào.
晨趨紫禁中,夕待金門詔。
guān shū sàn yí zhì, tàn gǔ qióng zhì miào.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
piàn yán gǒu huì xīn, yǎn juàn hū ér xiào.
片言茍會心,掩卷忽而笑。
qīng yíng yì xiāng diǎn, bái xuě nán tóng diào.
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
běn shì shū sǎn rén, lǚ yí biǎn cù qiào.
本是疏散人,屢貽褊促誚。
yún tiān shǔ qīng lǎng, lín hè yì yóu tiào.
云天屬清朗,林壑憶游眺。
huò shí qīng fēng lái, xián yǐ lán xià xiào.
或時清風來,閑倚欄下嘯。
yán guāng tóng lú xī, xiè kè lín hǎi jiào.
嚴光桐廬溪,謝客臨海嶠。
gōng chéng xiè rén jiān, cóng cǐ yī tóu diào.
功成謝人間,從此一投釣。
“白雪難同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