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躡石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行躡石棱”全詩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分類:
《題劍門》李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劍門》是唐代李衍的作品。詩中描述了作者乘著馬車,慢慢駛過劍門關的景象。劍門是一座位于今四川省的重要關隘,是古代蜀道的入口,也是通往西南地區的咽喉之地。
詩中的“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描繪了作者駕馭著馬車,慢慢地行進,車輪在石頭上蹭擦的聲音。這句描寫給人一種行進緩慢而艱辛的感覺。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表達了劍門關的峻險和重要性。劍門關的城墻高聳,縱橫交錯,堪稱千里長城般的重要屏障。這里是祭祀萬世的重要場所。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體現了對劍門關的自豪感和自信。雖然道德品質無法用來衡量一個地方的價值,但作者仍然覺得劍門關所處位置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是結束的句子。它表現了作者回首時,看到身后的城墻和道路綿延不絕,云霧彌漫,樹木層層疊疊的景象。
該詩意境沉郁,氣勢磅礴。通過描寫劍門關的峭壁和行進的緩慢,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推崇和景仰。劍門關作為邊塞要塞,隱喻了唐朝的強盛和威嚴。而作者對這個地方的贊美,也折射出唐代人民對家國的熱愛和自豪感。
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描寫手法,如對景描寫、擬人描寫等,使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這首詩既展示了劍門關的壯麗景色,也反映了時代背景下的社會風貌和人民心情。
“行行躡石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jiàn mén
題劍門
huǎn pèi yú shuāng jiàn, xíng xíng niè shí léng.
緩轡逾雙劍,行行躡石棱。
zuò qiān xún bì lěi, wèi wàn sì yī píng.
作千尋壁壘,為萬祀依憑。
dào dé suī wú qǔ, jiāng shān cū kě jīn.
道德雖無取,江山粗可矜。
huí kàn chéng què lù, yún dié shù céng céng.
回看城闕路,云疊樹層層。
“行行躡石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蒸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