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招提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入招提路”全詩
寒鴉互分合,霜稻半青黃。
習訟傷澆俗,思閑慰故鄉。
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陽。
分類:
《香巖院》潘景夔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香巖院》是宋代詩人潘景夔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進入招提路,山風冷透衣裳。
寒鴉相互分離和合,霜降稻田半青半黃。
各種爭論損傷著純樸的風俗,思鄉之情寬慰心中鄉愁。
牧童們似乎有所感觸,敲響牛的角唱起斜陽歌。
詩意:
《香巖院》描繪了一個蕭瑟冷寂的秋夜景象。詩人在晚歸的路上感受到山風的寒冷,寒鴉在枝頭相互飛離和匯聚,稻田上的秧苗已被霜降逼得半青半黃。詩人觸景生情,對社會風俗上的爭論和破壞感到痛心,同時思念家鄉帶來的鄉愁得以緩解。詩人還在田間的牧童身上感受到了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懷舊之情。
賞析:
詩人以短小精悍的文字描繪出濃烈的秋夜氛圍,寫出了秋天的凄涼和人們的思鄉之情。以“山風冷透衣裳”一句,將秋風刻畫得逼真而凄涼。詩中的寒鴉相互分離和合,與稻田中的秧苗被霜降壓彎形成了一種冷寂的景象。通過這些細節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爭論傷害人情和對家鄉思念的感受。
詩人在最后兩句中提到的牧童,被描繪得似乎有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感覺,敲響牛的角,唱起斜陽歌。這種懷舊之情更增添了整首詩的凄涼意境。整首詩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與人情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詩人敏銳的觸覺和對社會風俗的憂思。
“晚入招提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ng yán yuàn
香巖院
wǎn rù zhāo tí lù, shān fēng lěng tòu shang.
晚入招提路,山風冷透裳。
hán yā hù fēn hé, shuāng dào bàn qīng huáng.
寒鴉互分合,霜稻半青黃。
xí sòng shāng jiāo sú, sī xián wèi gù xiāng.
習訟傷澆俗,思閑慰故鄉。
mù tóng rú yǒu gǎn, kòu jiǎo chàng xié yáng.
牧童如有感,扣角唱斜陽。
“晚入招提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