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苔剔蘚驗古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剝苔剔蘚驗古刻”全詩
神惻鬼□□□慘,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清靈壁不足數,涪水□麥熟可方。
剝苔剔蘚驗古刻,諸賢□□騰光茫。
如此至寶豈易得,宜檄山靈護□□。
□□□□□□□,卻恐六丁下取將。
分類:
《游蒼玉洞》錢元忠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游蒼玉洞》
峭嶸亂石滿陵岡,
顏色蒼潤如琳瑯。
神惻鬼猙慘不堪,
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清靈壁不足數,
涪水連麥熟可方。
剝苔剔蘚驗古刻,
諸賢飛騰光茫茫。
如此至寶豈易得,
宜檄山靈護寶堂。
誰知此地眾人稀,
卻恐六丁下取將。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游覽蒼玉洞的景色和感受。詩人描繪了陵岡上峭嶸的山石,這些石頭顏色蒼潤如琳瑯。在洞中神像和鬼像有著難以忍受的慘狀,而牛和虎潛伏在深處。太清靈壁上刻著無數的文字,而涪水旁的麥子已經熟透。詩人剝去苔蘚,檢驗古代刻劃,眾多賢者的形象仿佛飛騰而起,光芒閃爍。這樣的寶藏豈是輕易可得,應該請山靈護佑這珍寶,而且也擔心被欺凌者來取走。
這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蒼玉洞的神秘和壯觀之美。山石的形狀奇特,顏色艷麗,給人以深刻的印象。洞中的神像和鬼像更增添了一種神秘的氛圍,牛和虎的存在則暗示著洞中的危險。太清靈壁上的刻字象征著古人的智慧,而涪水旁麥子的成熟則象征著人間的豐收。詩人通過描述剝去苔蘚、驗古刻的過程,彰顯了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追求。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的擔憂,認為這樣的寶藏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侵奪,并稱呼蒼玉洞中的山靈保護寶堂。整首詩情感豐富,形象生動,給讀者帶來了一種神秘而又凜冽的感受。
“剝苔剔蘚驗古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cāng yù dòng
游蒼玉洞
qiào róng luàn shí mǎn líng gāng, yán sè cāng rùn rú lín láng.
峭嶸亂石滿陵岡,顏色蒼潤如琳瑯。
shén cè guǐ cǎn, niú mián hǔ tiào shēn fú cáng.
神惻鬼□□□慘,牛眠虎跳深伏藏。
tài qīng líng bì bù zú shù, fú shuǐ mài shú kě fāng.
太清靈壁不足數,涪水□麥熟可方。
bō tái tī xiǎn yàn gǔ kè, zhū xián téng guāng máng.
剝苔剔蘚驗古刻,諸賢□□騰光茫。
rú cǐ zhì bǎo qǐ yì dé, yí xí shān líng hù.
如此至寶豈易得,宜檄山靈護□□。
, què kǒng liù dīng xià qǔ jiāng.
□□□□□□□,卻恐六丁下取將。
“剝苔剔蘚驗古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