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觀自燕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觀自燕者”全詩
石渠功不細,鳳閣位方虛。
梁木何摧地,泉臺欲駕輿。
來觀自燕者,頑懦亦欷噓。
分類:
《挽東萊先生》邵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東萊先生
雨化三吳士,風行萬古書。
石渠功不細,鳳閣位方虛。
梁木何摧地,泉臺欲駕輿。
來觀自燕者,頑懦亦欷噓。
詩詞的中文譯文:
悼念東萊先生
雨水衍化出了許多有才華的士人,風傳承萬古的經書。
石渠功細微得難以辨識,鳳閣的尊貴之位卻如同虛設。
梁木為何遭受破壞,泉臺欲欲啟程駕車。
來此觀看自然景物的人們,連那些渴望展示自己的庸碌之輩都感嘆不已。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邵度所作的,是對一位名叫東萊的先生進行悼念之作。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引子,通過對自然現象的描繪來探討社會現實,表達了對士人和文化的崇尚,以及對社會現象的憂慮。
首先,詩中提到“雨化三吳士,風行萬古書”,用雨水的化育喻示著出許多有才華的士人,并表達了對士人的贊賞。士人承載著傳承歷代文化的使命,并通過閱讀書籍來探索世界和思考人生的意義。
接下來,詩句“石渠功不細,鳳閣位方虛”表達了對社會現象的反思。石渠功指的是微不足道的功績,鳳閣位則象征著尊貴的地位。詩人認為,一些人的貢獻雖然微小,但卻被高位所抬舉,而有些人的辛勤勞動和努力卻并未得到應有的賞識和認可。
最后兩句“梁木何摧地,泉臺欲駕輿。來觀自燕者,頑懦亦欷噓”,表達了對社會現象和人們行為的失望和憂慮。梁木的摧毀和泉臺的啟程象征著社會的動蕩和不穩定。而來此觀看的人們,即使是那些頑懦和庸碌之輩,也都深感慨嘆,對于社會現象的不完美和人們的過度追求表示憂慮。
整首詩借助自然景物,以揭示社會現實和人們情感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士人和文化的尊崇,對社會現象的反思和憂慮。以簡潔的文字,道出了詩人對于人們行為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和懷疑,發人深省。
“來觀自燕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dōng lái xiān shēng
挽東萊先生
yǔ huà sān wú shì, fēng xíng wàn gǔ shū.
雨化三吳士,風行萬古書。
shí qú gōng bù xì, fèng gé wèi fāng xū.
石渠功不細,鳳閣位方虛。
liáng mù hé cuī dì, quán tái yù jià yú.
梁木何摧地,泉臺欲駕輿。
lái guān zì yàn zhě, wán nuò yì xī xū.
來觀自燕者,頑懦亦欷噓。
“來觀自燕者”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