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背后摸枕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人背后摸枕頭”全詩
猢孫跳出布袋口,不妨隨處逞風流。
分類:
《頌古三十九首》釋道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頌古三十九首》是宋代釋道樞所作,內容描述了大悲菩薩千手千眼的形象,以及猴子猢猻從布袋中跳出來自由自在地玩耍的情景。
中文譯文:
大悲菩薩千手眼,
如人背后摸枕頭。
猢孫跳出布袋口,
不妨隨處逞風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大悲菩薩的形象,大悲菩薩擁有千手千眼,給人一種如同有人背后摸枕頭的奇異感覺。而猢猻猴子從布袋中跳出來,不受約束地自由自在地展現自己的風采。
賞析:
1. 這首詩詞通過對大悲菩薩和猴子的描繪,展現了不同形象和性格的對比。大悲菩薩代表慈悲和神圣,而猢猻則象征著狡黠和調皮。通過將兩者置于同一詩句中,加強了形象和性格之間的對比,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2. 詩中以猴子猢猻形象來探討自由和風流的主題。猴子在古代文學中往往被賦予聰明和靈活的形象,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山林間,沒有拘束,能盡情地展示自己的本性。作者以猴子為象征,表達了對于自由和無拘無束生活的向往和謳歌。
3. 通過描繪大悲菩薩和猴子兩種形象,寄托了詩人對于不同生活態度和精神追求的思考。大悲菩薩代表慈悲和超凡境界,而猴子則代表自由和天真的本性。此詩可以理解為對于不同人生追求的思考和抒發,反映了人們對于慈悲和自由兩種精神追求的思考。
總之,《頌古三十九首》這首詩詞通過對大悲菩薩和猴子形象的描繪,展示了不同性格和精神追求的對比。以猴子的自由和調皮為反襯,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詞也可以被理解為對不同生活態度和追求的思考和贊美。
“如人背后摸枕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gǔ sān shí jiǔ shǒu
頌古三十九首
dà bēi pú sà qiān shǒu yǎn, rú rén bèi hòu mō zhěn tou.
大悲菩薩千手眼,如人背后摸枕頭。
hú sūn tiào chū bù dài kǒu, bù fáng suí chù chěng fēng liú.
猢孫跳出布袋口,不妨隨處逞風流。
“如人背后摸枕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