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人苦痛不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艾人苦痛不徹”全詩
可憐病有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別無仙方秘訣。
如今抑不得已,只將就渠身上打劫。
分類:
《偈頌七十一首》釋了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偈頌七十一首》是宋代釋了惠所作,描寫了五月端午節時,人們對于疾病的痛苦和求治之路的無奈。
詩中描述了一個人患病的情景,他身患艾氣之疾,痛苦難忍。詩人感嘆可憐的病人,盡管疾病在他的身體里肆虐,但也受到了邪靈的欺騙和傷害。詩人將這種情況形容為遇見了太上老君,但老君之言卻是口是心非。詩人為此感到困惑和痛苦,反復思量了許久,卻沒有找到收治病癥的妙方。
最后,詩人無可奈何,只好將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希望能從他身上獲取一些治愈之法。這可以理解為詩人無法接受病痛的折磨,不得已采取這樣的辦法。
整首詩以五月端午節為背景,以疾病治愈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于病人痛苦的同情和對于治療困境的無奈。通過描寫病人和他所面臨的困難,詩人間接表達了他對于世間病痛和苦難的思考和思量。
中文譯文:
五月端午令節,
艾人苦痛不徹。
可憐病有膏肓,
又被邪神所惑。
撞著太上老君,
也是赤口白舌。
山僧反覆思量,
別無仙方秘訣。
如今抑不得已,
只將就渠身上打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端午節為背景,通過描寫一個艾病患者,表達了作者對病痛苦難的同情和對治療困境的無奈。詩中所描繪的病痛之狀,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病人的痛苦和無助的思考。
詩人以艾人的病痛為切入點,通過描寫他被邪神所迷惑,暗示了世間的種種困難與挑戰。詩人將太上老君描繪為雙舌之言,表達了對于一些虛偽言論的質疑和懷疑。
整首詩所閃現出無奈和痛苦,折射出了作者對于人們在病痛面前的無力感,以及對于世間事物的深思和困惑。這種思考和困惑,也影射了《偈頌七十一首》以及作者釋了惠的其他作品中對佛法和人生的思索。
“艾人苦痛不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qī shí yī shǒu
偈頌七十一首
wǔ yuè duān wǔ lìng jié, ài rén kǔ tòng bù chè.
五月端午令節,艾人苦痛不徹。
kě lián bìng yǒu gāo huāng, yòu bèi xié shén suǒ huò.
可憐病有膏肓,又被邪神所惑。
zhuàng zhe tài shàng lǎo jūn, yě shì chì kǒu bái shé.
撞著太上老君,也是赤口白舌。
shān sēng fǎn fù sī liang, bié wú xiān fāng mì jué.
山僧反覆思量,別無仙方秘訣。
rú jīn yì bù dé yǐ, zhǐ jiāng jiù qú shēn shàng dǎ jié.
如今抑不得已,只將就渠身上打劫。
“艾人苦痛不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