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脊老嗤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殿脊老嗤吻”全詩
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
殿脊老嗤吻,聞得呵呵笑。
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
譬如十日菊,開徹隊誰要。
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熨斗煎茶不同銚。
分類:
《偈頌三首》釋了樸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
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
殿脊老嗤吻,聞得呵呵笑。
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
譬如十日菊,開徹隊誰要。
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熨斗煎茶不同銚。
譯文:
牛皮鞔住了露柱,露柱發出啾啾叫聲。
燈籠裝作不知道,但虛假的明亮仍然自己照耀。
殿脊老者冷嘲熱諷,聽到后發出呵呵笑聲。
三門側耳傾聽,就上去打岔。
就像十天的菊花,開放得芬芳,誰真正需要呢?
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之間就衰弱,用熨斗煎茶和用銚子炒菜是不同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了一幅極富幽默和諷刺意味的場景。詩人以獨特的形象和情景表達了韜光養晦、擁有智慧和洞察力的主題。
在這首詩中,詩人通過描述牛皮鞔住的露柱和虛假的燈籠來暗喻那些偽裝和掩飾真相的人。他們裝作不知道問題的存在,但實際上卻自我欺騙和自我映照。
詩中的“殿脊老者”則以冷嘲熱諷的態度對待這種虛假和偽裝,發出嘲笑的笑聲。而“三門”則象征著傾聽和發現真相的途徑,但詩人卻用“打岔”的方式來表達這個過程是如何被干擾和擾亂的。
最后的比喻,將菊花的美麗與華麗的外表做了對比,暗示了真正的價值和內涵并不取決于外表的華麗。同時,詩人也通過比較熨斗和銚子的不同用途,表達了即使外表相似的東西也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用途和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幽默、諷刺的方式描述了社會中存在的偽裝和虛假現象,并倡導追求真理和洞察力的重要性。它呼應了宋代文人在政治壓力下保持獨立思考和自由表達的理念。
“殿脊老嗤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sān shǒu
偈頌三首
niú pí mán lù zhù, lù zhù jiū jiū jiào.
牛皮鞔露柱,露柱啾啾叫。
dēng lóng yáng bù zhī, xū míng hái zì zhào.
燈籠佯不知,虛明還自照。
diàn jí lǎo chī wěn, wén de hē hē xiào.
殿脊老嗤吻,聞得呵呵笑。
sān mén cè ěr tīng, jiù shàng dǎ zhī rào.
三門側耳聽,就上打之繞。
pì rú shí rì jú, kāi chè duì shuí yào.
譬如十日菊,開徹隊誰要。
hē hē ā, wèi bì qiū xiāng yī yè shuāi,
呵呵呵,未必秋香一夜衰,
yùn dǒu jiān chá bù tóng diào.
熨斗煎茶不同銚。
“殿脊老嗤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