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患周游鬼國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患周游鬼國中”全詩
指光遠射神龍燭,眉彩修彎帝釋弓。
寶器曉凝蘭穗露,珠衣秋響桂枝風。
信知萬里從人欲,何患周游鬼國中。
分類:
《觀音詩》釋契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音詩
寂照慈威化不同,
聞聲清凈得殊功。
指光遠射神龍燭,
眉彩修彎帝釋弓。
寶器曉凝蘭穗露,
珠衣秋響桂枝風。
信知萬里從人欲,
何患周游鬼國中。
中文譯文:
靜默地照耀,以慈悲力量改變眾生。
傾聽佛音,心靈清凈獲得不同功效。
指尖的光芒遠射神龍般的蠟燭,
眉毛的妖艷修彎如釋迦的弓弦。
寶器在黎明時凝結蘭苗上的露珠,
珠衣隨秋風輕響桂樹上的枝葉。
請相信只要有信心,即使萬里迢迢也能隨心所欲,
又何患在鬼魂之國徘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釋契適所作,形容了觀音菩薩的形象和眾生的修行之路。觀音菩薩是佛教中的慈悲之神,通過默默地發光,她慈悲的力量能夠改變眾生的命運。通過傾聽佛經的聲音,人們的心靈得以清凈并獲得不同的修行成果。指尖的光芒遠照如神龍般的蠟燭,表示觀音的神奇力量能夠遙遠地照亮一切。眉毛修長如釋迦的弓弦,形象生動地描繪了觀音的美麗和威嚴。
詩中還描繪了世間的美景,寶器凝結著清晨的蘭穗上的露珠,珠衣在秋風中輕輕地響動著桂樹枝葉,展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個信心和勇氣的理念,即只要堅信和追求,即使面臨萬里之遙,也能隨心所欲。真正修行者不必畏懼幽冥之地,因為他們心存善念和信仰,不會迷失在鬼魂之國。
整首詩運用了豐富的比喻與意象描寫,展現了觀音菩薩及其所傳播的慈悲與智慧的力量。同時,詩中蘊含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以及對信仰的積極倡導,給人以力量與勇氣。詩意深遠,讓人感悟到善行與美好的力量,與自然的和諧與美妙。
“何患周游鬼國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yīn shī
觀音詩
jì zhào cí wēi huà bù tóng, wén shēng qīng jìng de shū gōng.
寂照慈威化不同,聞聲清凈得殊功。
zhǐ guāng yuǎn shè shén lóng zhú, méi cǎi xiū wān dì shì gōng.
指光遠射神龍燭,眉彩修彎帝釋弓。
bǎo qì xiǎo níng lán suì lù, zhū yī qiū xiǎng guì zhī fēng.
寶器曉凝蘭穗露,珠衣秋響桂枝風。
xìn zhī wàn lǐ cóng rén yù, hé huàn zhōu yóu guǐ guó zhōng.
信知萬里從人欲,何患周游鬼國中。
“何患周游鬼國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