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臣虛巖貯海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寄臣虛巖貯海云”全詩
月到天心當剎見,濤分山脊在樓聞。
倚吟老樹棲沙鳥,寄臣虛巖貯海云。
唯恐雪晴行興動,迢迢楚路與吳分。
分類:
《金山寓居》釋尚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金山寓居》是宋代釋尚能所作,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霜千里未歸身,
古跡遲留外俗群。
月到天心當剎見,
濤分山脊在樓聞。
倚吟老樹棲沙鳥,
寄臣虛巖貯海云。
唯恐雪晴行興動,
迢迢楚路與吳分。
詩意:
詩人寫道自己在金山的居住情景。他離開家鄉已有很久,風霜的歲月使他的身體疲憊不堪。但是,他心中的故鄉仍然牽掛著他,古跡的意境和外面紛擾的世俗相比,更能激發他的靈感和情感。
在夜晚,他面朝天空之心,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內心的歸宿。聽到山脊上濤聲的咆哮,仿佛樓閣之間的聲音在山間回蕩。
他依靠在樹下沙鳥棲息,倚吟唱吠,與大自然親近,心靈得以平靜。他如同寄居在千山萬岳之上,似乎在云海之中。他唯恐雪花晴朗的時候,行走的興致瞬間消散,就像楚路和吳路的分離一樣,令人遺憾而遠離。
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寂寞和思念之情。詩人以簡潔而富有節奏感的語言,描述了自己在金山的居住環境和心境。通過描繪月亮和山脊的景象,詩人將內心寄托于大自然之中,使詩歌更加富有意境和感情。
詩人將自然與人的情感交融在一起,通過樹下的沙鳥和巖石中貯藏的云霧來傳達自己對大自然的依賴和安撫。他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夠像山脊上的濤聲一樣被傳達出去,與外界相融合。
整首詩的意境較為沉靜,以心境之寂寥與思鄉之情感為主線,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審美上,詩人注重對景物的描寫和感受,展現出較為獨特的審美觀念和寫作風格。
“寄臣虛巖貯海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shān yù jū
金山寓居
fēng shuāng qiān lǐ wèi guī shēn, gǔ jī chí liú wài sú qún.
風霜千里未歸身,古跡遲留外俗群。
yuè dào tiān xīn dāng shā jiàn, tāo fēn shān jǐ zài lóu wén.
月到天心當剎見,濤分山脊在樓聞。
yǐ yín lǎo shù qī shā niǎo, jì chén xū yán zhù hǎi yún.
倚吟老樹棲沙鳥,寄臣虛巖貯海云。
wéi kǒng xuě qíng xíng xìng dòng, tiáo tiáo chǔ lù yǔ wú fēn.
唯恐雪晴行興動,迢迢楚路與吳分。
“寄臣虛巖貯海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