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法門百雜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量法門百雜碎”全詩
一心無礙,浮山有九帶。
十方虛空圓陀陀,無量法門百雜碎。
若言其有,非內非外。
若言其無,無在不在。
知與理冥,境與神會。
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三千里外逢人東倒西{左亻右壘},十字街頭遇賤則貴。
分類:
《偈二首》釋思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偈二首》
內容:二祖償宿債,萬法絕對待。一心無礙,浮山有九帶。十方虛空圓陀陀,無量法門百雜碎。若言其有,非內非外。若言其無,無在不在。知與理冥,境與神會。如牛拽磨,似水打碓。三千里外逢人東倒西倒,十字街頭遇賤則貴。
中文譯文:
債務償還歸于二祖,
萬法等待絕對無偏。
一心無礙,浮山有九梯。
虛空十方宛如圓陀陀,
法門無量百般雜碎。
若說它有,既不內亦不外。
若說它無,無處不在。
知與理難以明了,
境與神卻能相會。
猶如牛拽磨,
宛如水打碓。
再遠三千里也能遇見倒懸的人,
十字街頭遇見賤則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佛教僧人釋思岳創作的。詩中以簡練的語言抒發了佛法的精義和哲理。
首先,詩人表達了二祖償還宿債的意象。佛法認為生死輪回是因為眾生分別對待和執著于世間的種種事物,而二祖則沒有此種執著,觸摸到了生命的本質。
其次,詩人以浮山有九帶的形象,直觀地傳達了無窮盡的境界。十方虛空是形容佛法涵蓋無邊無際的大千世界。法門百雜碎則是意味著佛法的廣博和豐富多樣。
接著,詩人以非內非外,無在不在來表達佛法的本質。佛法認為世間萬物皆是相對的,既非內心所致,也非外物所限。無在不在則是意味著佛法即在一切存在中,也超越一切存在。
最后,詩人運用牛拽磨、水打碓的比喻來描述理和境的關系。磨和碓是日常生活中的物品,而拽牛和扎碓則需要動力來驅動,象征了修行者通過努力與修行學習相結合,才能達到理與境的和合。
整首詩以直觀、清晰的形象和簡練的語言傳達了佛法的深奧哲理,表達了佛教對于脫離執著和追求境界的詮釋。同時,通過比喻的手法使詩歌變得形象而有力,增強了詩歌本身的藝術感。
“無量法門百雜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ǒu
偈二首
èr zǔ cháng sù zhài, wàn fǎ jué duì dài.
二祖償宿債,萬法絕對待。
yī xīn wú ài, fú shān yǒu jiǔ dài.
一心無礙,浮山有九帶。
shí fāng xū kōng yuán tuó tuó, wú liàng fǎ mén bǎi zá suì.
十方虛空圓陀陀,無量法門百雜碎。
ruò yán qí yǒu, fēi nèi fēi wài.
若言其有,非內非外。
ruò yán qí wú, wú zài bù zài.
若言其無,無在不在。
zhī yǔ lǐ míng, jìng yǔ shén huì.
知與理冥,境與神會。
rú niú zhuāi mó, shì shuǐ dǎ duì.
如牛拽磨,似水打碓。
sān qiān lǐ wài féng rén dōng dào xī zuǒ rén yòu lěi, shí zì jiē tóu yù jiàn zé guì.
三千里外逢人東倒西{左亻右壘},十字街頭遇賤則貴。
“無量法門百雜碎”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