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數家砧杵秋山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數家砧杵秋山下”出自唐代韋應物的《登樓寄王卿》,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詩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數家砧杵秋山下”全詩

    《登樓寄王卿》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分類: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頭像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登樓寄王卿鑒賞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賦詩抒懷,后來南北一方,作者對他非常掛念。一個天高氣爽的秋日,詩人獨自攀山登樓,目睹四野一片荒涼景象,感慨萬千,不由想起以往與王卿一同登高望遠的情景,于是下了這首七絕。

      首二句寫寄詩之情。“踏閣攀林恨不同”,“踏閣”,即登上樓閣;“攀林”,即攀林登山。樓閣在山上,應是先登山后登樓閣,由于聲調關系,這里顛倒來用。

      秋日出游,本多感慨,現在又是獨自登臨,無好友在一起相與談論,心情更覺悵惘,故而有“恨不同”的嘆恨。“恨不同”,就是不能與好友王卿同游之恨。

      “楚云滄海思無窮”,“楚云”,指南方,“滄海”,指北方。當時作者宦游江南,時值兵亂之后,與好友南北一方,關山阻隔,路遙途遠,相思相望,頗感傷懷。“思無窮”三字,表現出了作者無限傷時和思友之情。

      后兩句目中所見的凄涼景象。“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秋山之下,只余稀落的幾家人在搗洗衣服,人民已四處流亡,州中已空無人煙;寒雨之中,一郡但見荊棘叢生,不見稷黍。這兩句表現出了兵亂后整個州郡民生凋敝、田園荒蕪的凄涼景象。

      詩人乃一州的長官,身負養民、保民、安民之責,目睹這種凄涼景象,內心十分痛苦。他在《京師叛亂寄諸弟》詩中說:“憂來上北樓”,在《寄李儋元錫》詩中說:“邑有流亡愧俸錢”,都流露了這一思想。

      在唐人詩中,登覽詩在寫法上一般多先寫登覽所見之景,然后抒情。這首詩恰恰相反,它是先抒情,后寫登覽所見之景。以景作結,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自有其高妙之處。

      韋應物寫過許多山水詩,詩中常有民生疾苦的反映,這是與孟浩然、王維等人的山水詩不同之處。在他的山水詩中,山水田園不盡是恬靜而安謐,而是不時可見勞動人民的辛酸。從這首詩以及《廣德中洛陽作》、《始至郡》等詩中均不難看出詩人對人民疾苦的同情。

      白居易《與元九書》說韋應物的詩“才麗之外,頗近興諷”,正是就這類作品而言的。

    “數家砧杵秋山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lóu jì wáng qīng
    登樓寄王卿

    tà gé pān lín hèn bù tóng, chǔ yún cāng hǎi sī wú qióng.
    踏閣攀林恨不同,楚云滄海思無窮。
    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 yī jùn jīng zhēn hán yǔ zhōng.
    數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荊榛寒雨中。

    “數家砧杵秋山下”平仄韻腳

    拼音:shù jiā zhēn chǔ qiū shān xià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數家砧杵秋山下”的相關詩句

    “數家砧杵秋山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數家砧杵秋山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數家砧杵秋山下”出自韋應物的 《登樓寄王卿》,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